首页 > 区县联播

长寿:永兴村一场“橘变”引发的产业振兴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1-26
字体:

“大家好!我是长寿区龙河镇永兴村村党支部书记王代强。我们村毗邻美丽的长寿湖,村里有5200亩耙耙柑陆续成熟啦。只要关注‘我’,现在就可提前下单预订新鲜的果子……”

1月20日上午11点过,王代强在抖音发了一段柑橘预售的短视频后,陆续有全国各地的订单发来。

致富果成烫手山芋

永兴村地处长寿湖东北角,三面环湖,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光热充足无霜期长,是种植水果的沃土。上世纪90年代,为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村里开始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改种经济效益更高的夏橙。

王代强说,夏橙产业红火时,全村535户、1717位村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且大多数果农靠夏橙产业发了财,人均能有上万元的收入,永兴村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但好景不长,随着果树老化、品质下降以及柑橘品种的不断更新,永兴村民引以为傲的夏橙产业出现了危机。

“夏橙变成了烫手山芋。”王代强回忆说,2012年,夏橙的价格跌至谷底,每斤8分钱都无人问津,只能任其烂在树上。村民纷纷放弃种植夏橙,选择外出打工。

试种新品种打开销路

原本朝气蓬勃的村子,现在果树不仅没人管护,村子也仅有300多名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在家。看着一天天凋敝的村子,王代强心有不甘。

“表面看是果树老化带来的,实质上是我们没有根据市场需求种植适销对路的柑橘。”在一次院坝会上,王代强指出了永兴村衰败的根源。

经过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多次讨论后,2014年王代强决定领着村支两委、村民代表一起到四川蒲江的柑橘基地取经学习。

考察后他们看中了经济效益更好的柑橘品种“春见”。但当他把这一想法提出来时,却遭到了村民的反对:“这个品种虽好,万一种出来又赚不到钱咋办?”

为打消他们的顾虑,村里一方面引进了重庆巽泰农业公司等3家龙头企业,搞流转示范;另一方面,王代强率先流转40亩地跟着试种。

2018年,果子一上市就受到市场的追捧,王代强也因此赚了钱。看着新品种效益不错,280户村民陆续抱团种植。

多品种种植延长销售周期

无人管理的柑橘树被打理得“顺眉顺眼”,王代强并没有满足,他谋划着一场大刀阔斧的“橘变”。

“只有不断更新品种,才能赢得市场。”王代强说,春见在我市其它区县也实现了大规模种植且成熟时间大致相当,必须要发展多品种种植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此,他们又先后引进了血橙、爱媛、纽荷尔等10多个早中晚熟优质品种。

为种出生态绿色的柑橘,镇村安排产业指导员为果农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村里还推行了柑橘树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采用粪肥、太阳能杀虫灯、沾虫板治虫等方式,以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农业物联网技术,让柑橘的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了60%以上。

此外,为提高柑橘的存储时间、实现错峰上市,2018年底,永兴村联合西南科技大学,利用保温材料实现了柑橘的留树储存,将柑橘的销售周期由过去的1个多月延长至4个多月。在长寿区相关部门的帮扶下,第二年村里还新修了容量达1400吨的冻库,进一步延长了橙子的保鲜时间,将损耗控制在10%以内。

推进农文旅融合提升附加值

去年,永兴村产出柑橘400万斤,果子卖到了北京、广州、上海等20多个省市,实现年产值3000多万元。

更让王代强欣喜的是,重庆巽泰农业公司通过“走出去”战略,去年将300多吨晚熟柑橘销到越南、文莱、尼泊尔、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创收200多万元。

王代强看到了村子振兴的希望,果农也因重新种植多品种柑橘走上了致富路。永兴村五组72岁脱贫户王银生靠种植的4亩晚熟血橙脱了贫;另一位五组村民白秀芳利用水果采摘吸引来的人流,2020年创办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当年就增收了6万多元;四组村民杨永青则利用柑橘花养了几百箱蜜蜂增收致富,住进了砖瓦房。

如今,永兴村早中晚熟柑橘面积扩大到5200亩。“下一步,村里打算建设生态文化长廊,打造橘园文化景观等配套设施,结合长寿慢城项目将橘园真正变成果园、花园、乐园、公园、以增加橘园的康养、娱乐功能,提高橙子的附加值。”看着漫山的柑橘,王代强谋划起新一轮的“橘变”。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