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前后,润溪乡白果坪村的平菇种植基地早已是一派繁忙景象。轰鸣的机器声中,工人们动作娴熟,指尖翻飞间,一个个菌包迅速成型。三轮车在田垄间穿梭,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菌香。
走进食用菌种植基地大棚,一摞摞肉嘟嘟的平菇探出头来,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小巧的扇子,有的似绽放的花朵。这些“致富伞”不仅装点了大棚,更撑起了村民的致富梦。
村民赵美便是平菇基地发展的受益者之一。曾经,为了生计她不得不外出打工。如今,她每天在基地负责装包工作,按计件结算工资,每月能有4000—5000元的收入。
“以前在外打工,虽然挣得也不少,但心里总惦记着家里。现在好了,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能种些庄稼,日子过得踏实多了。” 赵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赵美一样,许多村民都在基地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白果坪村平菇种植基地的成功,离不开“公司+基地+村集体经济”运营模式的创新。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基地负责标准化生产,村集体经济组织协调各方资源,三者紧密合作,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新式大棚通过优化设计,大幅提升了容积率,同时改善了菌包的透光和通风条件,使得平菇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基地负责人杜昌贵介绍:“我们的平菇主要销往重庆双福市场和成都百家市场,凭借优良的品质,一直供不应求。今年基地总产量预计300万斤,总产值有望突破1500万元。”
下一步,白果坪将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开发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探索“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打造集食用菌种植、采摘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