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为幕、稻田为纸,包鸾稻田画效果图。
今年,包鸾镇稻田画景观将再次焕新融入了“锶乡丰都”的艺术表达。
眼下,稻田画正在进行插秧,预计7月下旬秧苗转青后惊艳亮相。
清晨,包鸾镇飞仙洞村稻田画晚育秧的田块一片忙碌。村民们戴着草帽,脚踩松软的田泥,开始了彩稻秧苗的插秧工作。他们按照设计图案,将青白、嫩黄、深红等色彩的秧苗精准插入田中,仿佛在给大地绣一幅巨大的锦绣,一株株秧苗的植入,让稻田画的图案和文字渐渐清晰。
“今年我们这100亩稻田画,四周的常规水稻已经插完,我们正以填空的方式栽植彩色水稻,目前已经插了3天,完成近一半彩稻面积,预计还有3天就能完成。”重庆锶乡包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文武说。
据介绍,对比往年,今年的稻田画突破单一景观模式,聚焦 “锶乡丰都” 地域特色,将“锶乡丰都”这一IP 融入艺术表达,以鸾鸟、太阳为核心,串联包鸾镇的硒锶鱼、硒锶豆腐产业符号,借稻田画直观展现 “硒锶” 特色农产品,以文化赋能乡村产业。同时,绿色稻浪铺陈生态基底,黄色稻株勾勒太阳,象征光明与希望;青、红双色塑造青鸾,呼应传统意象,多种颜色的碰撞让鸾鸟更显鲜活灵动。
“文化+产业” 融合叙事,既保留大地艺术的视觉冲击,又深挖本地符号价值,让稻田画成为乡村产业宣传、文化传播的鲜活载体,绘出农文旅融合的新画卷,也为包鸾镇乡村振兴注入诗意动能。
记者了解到,稻田画秧苗移栽结束后,预计过两周时间秧苗将全部转青,届时稻田画景观即可直观呈现,随着后续水稻各个生长期的发育,稻田画将出现不同特点,而整个观赏期将持续到10月中下旬。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