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县联播

开州:赵家街道周都村红色沃土上的民主实践成就乡村振兴特色路

--

日期: 2025-08-20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周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位于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周都村,依托红色资源优势,集民意收集、协商议事、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于一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以红色沃土上的民主实践成就乡村振兴特色路。

深入做好“红色文化+民主协商+农业实践”三维融合,周都巴渝实践站探索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路径,将红色精神、农耕传统转化为产业竞争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通过公益助售、智慧农业等轻量化模式,降低农户参与门槛,确保助农举措可复制、可推广,从而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泥土气息和红色底蕴,成就自身乡村振兴的特色路。

夯实红色引擎 强化党建引领

紧扣“三农”工作重点,周都巴渝实践站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党建引领、民主协商、产业融合”三驾马车,有机结合民主协商、产业振兴与文化传承,发挥好辖区企业市场化引擎作用,以“资源红赋能党建红、党建红引领产业红、产业红带动氛围红”。

周都巴渝实践站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方面强化理论学习、规范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探索“党建+”模式,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深度融合。周都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国企湖山集团联合成立重庆市开州区周都红企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市场化运作”为核心模式,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打造“生产-包装-销售”全产业链。同时,依托刘伯承元帅故里这一红色IP,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开发红色文创产品、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搭建民主平台 汇聚民智民力

该实践站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民意收集网络,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线上依托“家事有理(你)”平台收集民意,陆续解决民生问题17项,线下则通过“乡村茶社”等特色平台,以“喝茶、探白”(方言“聊天”之意)的轻松方式,鼓励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先后收集、办理群众建言23条,同步设立农副产品公益助售区,通过“产品卡”模式实现农户“零成本”销售,带动游客复购与产业延伸,帮助农户现场销售。通过完善协商议事机制,实践站建立健全村民议事制度,规范议事流程,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须经充分民主协商,听取民意凝聚共识。通过综合治理中心整合共享法庭、基层立法点等资源,实践站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矛盾分类处理,实现线上开庭等,推动“小事不出村”的“枫桥经验”本地化。

激发产业活力 助力农民增收

依托周都村的自然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实践站在开展工作中重视助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助力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依托周都红色资源IP、联结村庄特色农产品、园区企业产品,帮助推出开竹大米、竹溪再生稻、姚家水蜜桃、周都萝卜、饭夸夸榨菜系列产品20余种,还通过助力电商直播、品牌包装、IP打造等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在拓展产业链条方面,注重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打造,与“万达云开”等11个区县的18个村、38家企业、16个A级旅游景区签订产品供给、产品加工、旅游专线等合作协议;打通832扶贫网、中石油重庆线下门店、抖音商铺、公园年卡等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供农资供应、积分兑换、农产品助销等服务,形成从源头到货架的一体化助农网络。同时,助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多元化增收。助力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通过土地流转、房屋租赁、务工就业、订单农业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联合中国电信公司,助力引入AI摄像头技术,建立“企业供苗—农户散养—全程监督—保底回收”的智慧养鸡模式,降低农户风险,陆续参与的23户农户共培育认养鸡苗3000只。另外,依托茶社开设代表课堂,举办开州金厨、乡村CEO、法律明白人培训80余堂次,累计培训村民750余名,带动就业100余人,培养法律明白人600名。助力文旅融合综合增收,实践站以农耕文化展示与红色研学为核心,培训村民老师100名,村民解说员10名,吸引游客、研学师生年均超20万人次,带动民宿、农家乐及农特产品销售,2024年实现销售额167万元。

发展提档升级 治理提质增效

围绕基层民主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周都巴渝实践站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以及民主协商议事、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

助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周都红公司带动建成标准化果园规模达540亩,带动328户村民通过项目务工、自营小吃、售卖产品等多种渠道增收,户均增收1.15万元,公司2023年实现销售额156万元,2024年销售额增至167万元,实现连续两年增长12.9%。

立足山区库区实际,周都村巴渝实践站通过创新机制和多元化平台构建,形成务实亲民的民意收集与矛盾化解体系。成功调解矛盾纠纷,化解民生难题,集资130余万元,完成农村自建道路修建。

票选民生实事 乡风文明焕新

实践站建立人大代表常态化联系群众制度,通过票选民生实事、微实事、微心愿,三级实事平台精准对接需求,将群众诉求转化为具体民生项目,形成“群众点单—代表接单—政府办单-群众评单”闭环办理机制。

发挥刘伯承元帅故里红色资源优势,实践站助力打造乡情陈列馆、积分超市等文化阵地,组织道德讲堂、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通过积分制、评议制引导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家风建设,推动孝老爱亲、邻里互助,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农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陈林 蒋晓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