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县联播

巫溪:从“一朵花”到“一片药”“一瓶精华” 加快打造“中国黄蜀葵之乡”

--

日期: 2025-10-20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10月17日,巫溪黄蜀葵生态价值转化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记者从论坛上获悉,为加快打造“中国黄蜀葵之乡”,全国顶尖专家与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黄蜀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助力黄蜀葵从“一朵花”到“一片药”“一瓶精华”的蝶变。

黄蜀葵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负责人张鑫介绍,黄蜀葵花色鲜艳,是很好的观赏花,且全身可利用,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从黄蜀葵的根、茎中提取,经干燥、切碎、磨粉、过筛、精制而成的黄蜀葵胶,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学品等领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巫溪作为“天然药库”和“中国道地药材之乡”,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近年来,当地将黄蜀葵产业纳入全市“渝十味”道地药材重点打造,并获得国家中药材产业集群专项支持。

在政策与资金的双重赋能下,巫溪构建起“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2024年实现种植规模3000余亩,带动1478户农户年均增收7000元。2025年,种植面积扩大至5000亩,预计鲜花产量突破4000吨。

华渝葵(重庆)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巫溪联合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山东大学等十余家机构成立“黄蜀葵专家大院”,推动“马铃薯——黄蜀葵——蔬菜轮作”等关键技术落地。同时,依托逆流提取工艺,巫溪在黄酮提取上实现三大突破:提取效率提升30%,黄酮纯度跃升至68.01%,其中金丝桃苷含量为全国最高,达22%。目前,1万平方米智能提取厂即将投产,年产能达15吨,为全国黄蜀葵深加工树立新标杆。

截至目前,巫溪已初步形成“种植——加工——研发”一体化产业格局。瑞火星公司建成日处理鲜花10吨的初加工厂,盛海生物实现黄酮规模化提取,华渝葵生物医药则聚焦药品、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未来,巫溪计划将种植面积扩至3万亩,产值超8亿元,打造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黄蜀葵产业基地。

“产业发展向好,但也面临价格不稳定、供需失衡、国际贸易壁垒、替代品竞争等挑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二级教授陈绍成说,比如,出口时可能面临目标国家的植物检疫标准限制,如农药残留或重金属超标问题,增加了市场准入难度。

他建议,要从高效种植技术推广、产业集群化发展、品种改良与标准化生产、深加工方向拓展、加强深加工技术研发、多元化应用场景拓展、打造品牌拓宽销售渠道等方面突破。

以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全链开发为例,当地整合种植、提取、制药环节,建成从原料到黄蜀葵苷原料药的完整产业链,相关产品已通过FDA预认证,年出口创汇超2000万美元。

国家级青年人才、重庆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及附属三峡医院副院长印明柱教授围绕黄蜀葵花中黄酮在医药与保健品应用领域及研发成果也进行了阐述,并对巫溪开发黄蜀葵医药保健产品给出了建议。

巫溪县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为打造“中国黄蜀葵之乡”,巫溪将在尖山镇建设百亩种源创新园,开展种质资源鉴定与新品种选育。同时,推进“2+6+N”初加工体系与500亩加工物流园建设,推动“鲜花变干花、秸秆变饲料”。

依托红池坝景区生态资源,巫溪还将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园,发展研学、康养等新业态,并建设“黄蜀葵产业大脑”,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伟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