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县联播

江津:红薯种植示范见成效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10-30
字体:

江津融媒讯(通讯员 喻巾津)“3175.56公斤!比往年增产近三成!”近日,江津区四屏镇旺龙村鲜食红薯示范片测产现场传来喜讯。经区农业农村委组织专家团队实地验收,现场随机抽取3个地块,平均亩产达到3175.56公斤,突破3000公斤大关,较周边农户增产27.02%,按照现阶段鲜食红薯市场均价2.5元/公斤计算,可实现亩均增收1500余元。

四屏镇平均海拔超800米,夏季凉爽气候搭配富硒土壤,为鲜食红薯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但长期以来,品种杂乱、技术粗放等问题让产业发展受限。“是区农业农村委的专业指导,帮我们找准了突破口。”四屏镇产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委结合“一镇一品”布局,在重庆市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江津试验站、江津区薯类首席专家团队的技术指导下,带着土壤检测设备和市场数据上门,经过多次地块勘察与行情分析,最终敲定江津区稳浩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旺龙村建设了鲜食红薯种植示范基地,示范面积40余亩,主打“渝红心薯98”“烟薯25”等高糖高产品种,从源头锚定高产优质的发展方向。

“以前种红薯全凭老经验,垄起得高低不一,肥施得多少没数,现在跟着专家学技术,不仅省力,产量还翻了番!”看着田垄里一个个饱满的红薯,种植户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为解决山区农技薄弱瓶颈,自示范片建设以来,区农业农村委的专家团队与镇里的农业干部结成“帮扶对子”,每月驻镇开展“田间课堂”:从机械化起垄的高度控制、地膜覆盖的时机选择,到生长期增钾提硒的用量配比、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操方法,专家把技术要点拆成“大白话”,手把手教给农户,让“靠天吃饭”的老办法,换成了“科技种薯”的新本领。

“高产只是第一步,让红薯‘走得远、卖得好’,才能让农户持续受益。”四屏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镇里正联合区农委市场专班,积极对接电商平台与深加工企业,一方面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另一方面探索产地初加工模式,计划打造“四屏高山鲜薯”区域品牌,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小红薯真正长成带动农户增收的“大产业”。

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江津区将充分利用南部山区生态优良、降雨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硒等资源优势,持续推进鲜食红薯新品种筛选和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推动鲜食红薯产业向更高产量、更优品质、更强效益的方向迈进,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贡献力量。

编辑:徐莹

编审:肖彦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