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县联播

涪陵:数智赋能增活力 致富增收有盼头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10-30
字体:

作为当地特色支柱产业,涪陵区南沱镇的水果种植历史悠久,但如何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近年来,该镇坚持党建统领,锚定数智化发展方向,从生产管理、销售渠道到增收致富全链条发力,用科技为水果产业插上翅膀,让果农的“致富梦”照进现实。

专家为果农讲解管护技术。何文颖摄

今年夏季,炎热天气下,南沱镇指挥中心一键调度洒水车、党员干部、志愿者支援抗旱保苗,镇街、村(社区)、网格三级贯通、联动共同保障水果生产全过程,为销售环节提供充足且优质的“黄金果”,助农增收。

该镇借数字化东风,积极探索数字化与产业发展深度结合的生产模式,利用网格这一最接地气的渠道,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在水果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通过“基层智治平台”上报群众急难愁盼,由特色产业发展岗联系区级专家和本地专技人员通过“线上+线下”数智化培训模式向群众讲解果树管护技术,年均开展果树管理技术培训50场次。

销售端更显数智活力。南沱镇探索“达人带货+合作社供货+快递配送+志愿者配送”新模式,组建果品行业协会党支部强化监管,设立乡村网红发展基金,开展电商、短视频、直播培训。线上打造“南沱尚珍”品牌,联合团区委、中国邮政及本土网红直播,年度网销额达500万元,同比增长25%;线下携手京东物流打通冷链,鲜果直达全国。针对城区“鲜荔枝需求”,“果农线上接单+志愿者配送”模式实现1小时送达。

增收为实,农心更足。数智化的“加持”,最终转化为果农实实在在的收入,镇街、村(社区)、网格三级协同,群策群力助力产业发展,推动水果生产与销售持续优化,水果年产量达2万余吨,带动全镇果农增收。不仅如此,数智化带动产业链就业,果树种植、本土网红、志愿配送队等新增岗位百余个,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部分低龄老人也能参与水果分拣、包装等轻体力工作,既发挥余热又增加收入,为“银发经济”注入新活力,真正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得”。这种“生产促进销售,销售带动增收,增收反哺生产与销售”的闭环模式,不仅让南沱镇水果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最终推动南沱镇整个水果产业链的升级与进步。

如今的南沱镇,果园里的“金果”越来越多,网络营销的订单持续刷新,果农的钱包越来越鼓。下一步,南沱镇将继续深化数智化应用,优化“南沱尚珍”水果品牌,让更多优质水果走出乡村,让果农的致富路越走越宽。(丁春志、黄平)

(责编:陈易、刘政宁)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