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深化鲁渝劳务协作 为乡村振兴注入 “就业活水”
--
“以前没技术只能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现在参加了‘巫溪老鹰茶工‘技能提升培训,在家门口的帮扶车间就能挣钱了!”巫溪县蒲莲镇桐元村农户李大姐站在翻新的家门前感慨道,而这道出了鲁渝劳务协作带来的新改变。
2025年以来,巫溪县人力社保局在山东省泰安市人力社保局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完善鲁渝劳务协作机制,通过就业帮扶、品牌提质、拓宽就业渠道等措施,让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量身定制技能培训 就业基底筑牢固
“定岗定向培训真的太实用了,学完就能直接上岗!”在中药材加工厂定岗培训1个的月杜明月,顺利入职本地鲁渝就业帮扶车间。
为让劳动力学得会、用得上,巫溪立足本地十大特色产业,联合泰安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定岗、定向技能培训,精准匹配市场需求。“我们对接了巫溪中药材、老鹰茶、酿酒等十大特色产业,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开什么课,教什么内容。”巫溪县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迄今为止,巫溪县已开展鲁渝劳务协作技能培训11期,527名农村劳动力从中受益,其中脱贫户393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此外,针对“巫溪老鹰茶”劳务品牌,巫溪县不仅组织20名从业者赴西南大学研修政策、技术与营销,还在蒲莲镇等3个乡镇开展“巫溪老鹰茶工”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创新非遗传承+现代标准的双轨教学模式,已经有效培育了150人,成功开发“老鹰茶制作”专项能力考核规范与培训大纲,推动品牌标准化建设。
帮扶车间扎根门口 务工顾家两不误
在柏杨河湿地公园旁,一幢古色故乡的老房子格外显眼,走进发现,屋内陈列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巴绣(巫溪嫁花)重要作品。
除了对外展示巴绣作品外,这个老房子还是一个鲁渝就业帮扶车间。“每天都来这里绣花,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一个月就能挣以前的几倍,还能照顾老人孩子。”绣娘王大姐边忙着穿针引线边对记者说。
依托东西协作资金,巫溪县推动就业帮扶车间集群式、补链式发展,累计建成37个鲁渝就业帮扶车间(基地)。这些车间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涵盖制鞋、刺绣、酿酒、中药材加工等多个领域,让不同年龄段、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都能找到合适的岗位。
目前为止,车间已吸纳652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其中脱贫人口297人。鲁渝就业帮扶车间的建立发展不仅为劳动力提供稳定岗位,更通过就近就业的模式,有效解决农村留守人员就业难题,让“务工顾家两不误”成为现实。
多维服务全程护航 就业途径更顺畅
“从报名到上车,全程都有工作人员指导,还为我们‘点对点’专车直接送到厂区,太贴心了!”今年16名巫溪脱贫人员乘坐劳务协作专车赴山东务工,全程“一站式”服务让他们倍感温暖。
为打通劳动力转移就业最后的阻塞,巫溪县人力社保局与泰安市就业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收集推送优质岗位信息。借助“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鲁渝情深”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在各地设立招聘点位,让群众能够找到好工作。
“我们不仅推送岗位,还会详细讲解求职就业政策、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问题,让大家放心就业。”巫溪县人力社保局负责人说。这一举措的实施有效提升了群众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据统计,自2025年以来巫溪县已帮助1044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其中525名脱贫人口顺利上岗;262名劳动力赴山东就业,含98名脱贫人口,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为了让务工人员放心工作、收入增加,巫溪县还落实了稳岗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等政策。此外,通过推出“鲁渝味道双向奔赴”奖补政策,为10家融合鲁渝协作两地特色的劳务品牌市场主体发放奖补资金3万元,帮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让鲁渝劳务品牌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未来,泰安巫溪两地将持续深化鲁渝劳务协作,让“鲁渝一家亲”的山海深情,在就业增收的实践中持续升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刘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