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向东流 两岸青山人和兴——看三峡库区(重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效果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秀美的长江三峡,在30年前迎来了大事件:1994年12月14日,被称为治理、保护和利用长江的关键性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宣布开工建设。2009年,工程如期完成初步设计建设任务,2010年,工程开始全面发挥综合效益。
“重庆市是三峡移民的主战场。数据显示,三峡库区(重庆)涉及15个区县和主城7个区,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11.96万人,占全库区移民的86.4%,完成了2座城市、7座县城、94座集镇迁建。随着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实施,三峡库区(重庆)累计投入三峡后续资金800亿元,实施项目4861个。”重庆市水利局三峡处处长赵刚说。
近日,记者走进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忠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丰都县三地,从环境保护、文化传承、民生保障的角度,探访三峡后续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为库区带来的诸多变化。
生态优先,让库区环境更美
记者站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沱镇的沿江道路上看到,一边是航行在长江之上的艘艘货轮和游轮,库岸防护带沿江延伸至远方,防护库岸带上方绿树成荫;另一边是沿山而上层层叠叠的土家族民居,土家族人在广场上表演舞蹈“玩牛”,从游轮下来的游客正沿着石板路步行上山。
“这样的环境来之不易。西沱镇是千年古镇,因盐而兴,是巴盐古道的起点。因三峡工程建设,西沱镇距离江岸600米之内的7000多人就地安置,新形成的沿江道路泥泞不堪,游轮靠不了岸,居民出行困难。”西沱镇镇长唐剑说。
改变,从2018年开始。这一年,西沱镇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1.94亿元,其中核定三峡后续专项补助资金1.24亿元。项目建设包括库岸治理2.97公里,沿江道路建设3.3公里以及市政、景观配套工程。
“项目的建设解决了3个隐患:道路安全隐患、生活污水隐患、库岸坍塌隐患。码头在下游,运输石头、煤炭的重型车辆从上游运往码头,车辆长期碾压路面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通过提升道路等级、拓宽路面来消除隐患;新建一个污水厂,对原有的污水管网进行整治,雨污分流,使得污水达到排放标准;西沱镇处于消落区(水位145米至175米),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地质结构不稳定,所以将沿江围堰纳入整治范围。”石柱县副县长王淑蓉说。
在实施三峡后续工作的过程中,重庆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保护三峡水库水质为核心,切实加强三峡库区干支流系统治理和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和库区城镇消落区库岸实施了综合整治,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41.8%提高到50%以上,长江水质总体为优,出境断面水质优于入境断面,库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重庆市水利局三峡处干部徐晓渝说:“消落区的生态环境以保护为主,修复为辅,加强管理和长期观测,让消落区的植被自然恢复。经过调查,消落区有土壤的地方75%被植被覆盖,植被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生态环境,自然恢复的效果非常好。”
文化保护,让历史再现光彩
千年忠县,是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留存的半座原貌县城。三峡水库175米水位线自上而下将忠州老城一分为二,现留存部分即为忠州老街,是目前重庆市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巴渝特色山地民居街巷。
为了还原“三峡风、烟火气、忠州味”,忠县启动了三峡留城修缮保护工程。“按照整体保护、不大拆大建、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方式对老街实施‘微更新’,加上老街外主干道的建设、汉阙广场和忠州博物馆的建设,面积0.5平方公里、长1750米的老街一处便是一景,一景便是一历史。”忠县水利局局长方建国说。
忠县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刘莹告诉记者,三峡水库蓄水之后,有些历史文物和建筑在水位线之下,忠县使用三峡后续资金进行搬迁保护,关帝庙、老官庙、汉阙等7处文物和建筑整体搬迁到水位线之上的白公祠。同时,实施忠县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三峡留城修缮保护工程等6个三峡后续资金项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忠县的文物保护工作只是三峡后续资金使用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7月,三峡库区(重庆)已投入资金9.77亿元,实施文物保护项目182项,基本建成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忠州博物馆为龙头的17家三峡博物馆群,成为系统展示长江文明和三峡文化的重要窗口。
民生保障,让移民生活无忧
2022年,当清澈、无异味的自来水通过输水管道流入西沱片区4万人家里的时候,家住在西沱镇独门嘴村的居民谭小平说:“以前也有自来水,但水质很差,有土腥味,有时水还浑浊,得烧开了喝。现在好了,喝的是干干净净的自来水。”
“西沱片区的人畜饮水是山上溶洞流出的水,通过20多公里的明渠引到水厂。明渠经过农田、院落,沿途的居民在明渠洗衣服、洗菜等,水质是不干净的,同时也存在饮水安全隐患。”王淑蓉说。
2020年,重庆市水利局将西沱片区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纳入三峡后续项目库。项目建设包括2条新建输水管线总长7.5公里、新建配水主管871米。通过项目建设,由输水管道直接输送到水厂,解决了长期以来饮水受污染的问题,水源环境和水质得到了有效保障。
民生保障工程,石柱县从水质提升抓起,丰都县从教育入手。今年9月,来自丰都县城及乡镇的597名学生走进了刚刚建成的重庆丰都育才中学的初一年级教室。
原来的丰都县城淹没于长江,因三峡工程,现在的丰都县城是一座全新的移民县城,与丰都县城的原址隔江相望。
要让移民学生在家门口读名校,由丰都县政府和重庆育才中学合作办校的重庆丰都育才中学应运而生。新建成的学校占地面积47亩,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4栋建筑,道路、管网、绿化、停车位及运动场等室外附属设施完善。项目概算总投资1.53亿元,资金来源为三峡后续资金。
重庆丰都育才中学校长魏蓉告诉记者,目前,首批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正式入校学习,其中有1/4的学生来自乡镇。学校新增加了1890个学位,提升了丰都县中学办学质量,改善了丰都县义务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
据了解,通过三峡后续项目的实施,库区城镇移民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品质提档升级,环境干净整洁、山清水秀城美、宜业宜居宜游;农村移民安置区村村通公路,户户通便道、自来水,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2025年,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到期。水利部三峡司副司长王治华介绍,根据《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今后一段时间要着力推进幸福河湖、美丽乡村、跨区域水网一体化、支流系统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中下游崩岸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促进三峡移民安稳致富,推进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长江大保护。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