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吃饭问题,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耕地。单纯依赖有限耕地上的产出,福建一度面临食物总量匮乏、品类单一、结构不均衡的困难。3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在农业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正是在大食物观、大农业观的指引下,福建充分发挥山海资源优势,开发“森林粮库”,打造“海上粮仓”,发展设施农业,向森林、江河湖海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要食物。30多年来,福建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培育形成了畜禽、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广辟食源、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的路子。
时至今日,福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经验依旧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多样,在19亿多亩耕地之外,还有30多亿亩的森林、近40亿亩的草原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通过广泛开发这些空间资源,可以大大拓宽我们的食物来源,增加总量、丰富品种,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学习福建践行大食物观的经验,就要着眼全局和长远,因地制宜向“山海资源”要食物,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要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向“山海资源”要食物,一个重要前提是生态优先。我们的一饭一蔬、一饮一啄,无不受益于大自然的恩赐,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绿水青山才可能持续回馈更丰富的物产。要进一步廓清思想认识,“大食物”绝不意味着“大开荒”“大开发”,必须顺应自然规律,从传统农耕文化里汲取依四时轮转饮食生存的朴素智慧。要合理选择开发路径,在充分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科学研究森林、草原、湖海、沙漠等适宜开发的食物资源和生态化开发方式,确保食物生产力与生态系统资源承载力相匹配。
要与资源禀赋相协调。向“山海资源”要食物,必须结合各地资源条件挖掘供给潜力。不同的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人口规模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森林覆盖率高,有的地方大水面资源丰富,有的地方设施农业基础好,这就决定了食物获取与开发方式各有千秋。要基于一方水土,深入分析资源条件优劣势,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产业,宜渔则渔、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菌则菌、宜药则药。在这个过程中,种什么、怎么种,尤其要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政府可以示范引导,但不能搞强迫命令和“一刀切”。
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向“山海资源”要食物,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此要瞄准居民消费需求,提供更加多样安全、营养健康的食物资源。一方面,要优化供给结构。主粮副食、山珍海味,不能缺项漏项,也不能顾此失彼,要坚持“海陆空”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丰富食物呈现形态和供给方式。另一方面,要提升供给质量。立足各地特色资源培育优势产业,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让“舌尖上的中国”更加有滋有味。
“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果说过去是物质匮乏条件下不得已为之的生存之道,如今则是顺应时代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主动选择。传承好古老农耕智慧,精心耕耘脚下每一寸土地,因地制宜获取大自然的美味,新时代的农业发展篇章令人期待。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