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号称北京“最大的不夜城”。
每天凌晨,当城市进入梦乡,位于北京丰台区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新发地”)却依旧人声鼎沸、灯火通明,迎来最忙碌的时段。挂着露水的菜叶子绿得发亮,新鲜甜美的水果被搬出冷室泛起薄薄雾气,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到了清晨,北京市民便可购买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家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以来,便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核心,约有70%的农产品通过农批市场进行分销。
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经过40年的发展,已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蔬菜标准形成中心;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已成功吸引了3000余家商户入驻,汇集了全国及世界各地7000多种农产品,让特区的菜篮子从“有啥吃啥”变成了“吃啥有啥”;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是全国四大绿色样板市场之一,以高品质为上海市民的食品供应提供“绿色”保障,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然而,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一方面受到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交易量分流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流通效率提升等也成为迫切要求。这对传统市场构成了冲击,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深耕农产品流通领域30多年的新发地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其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成为引领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可以说是带动中国农产品大流通的“超级绿色航母”。
近年来,新发地牢牢抓住新的时代机遇,实施“内升外扩,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走出了一条推动自我转型、自我发展的“晋级”之路。
作为国内农产品批发行业的“领头羊”,新发地的转型升级可以为其他农批市场提供哪些经验和启示?记者日前走进新发地,探寻答案。
谋划新布局——
从源头出发引导产业升级
大!这是新发地最显著的特点。开车从南四环到南五环,一路上有近一半的路程都属于新发地的地界,光大门就有15个。
占地面积1600多亩的新发地承载着首都百姓的“一蔬一饭”,2023年市场交易量1516万吨,交易额1267亿元人民币,是首都名副其实的“菜篮子”和“果盘子”。
农批市场因其庞大的吞吐量成为带动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动力之一,也是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力量。早在2004年,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中国农业发展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就被提出。
然而随着城市规划的调整和消费需求升级,农批市场要巩固和继续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面临巨大压力。
以北京为例,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每天要解决2000多万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北京也是一座典型的农产品输入型城市,大部分农产品来自全国各地。要确保首都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农批市场责任重大。
新发地选择从源头端布局。
“农产品批发流通的‘底盘’是供需平衡,即各地单一化的规模种植满足城市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新发地市场董事长张玉玺认为,要想稳定上游货源,就得在全国核心产区发展种植基地。
自2014年开始,新发地就组织商户在全国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目前已在21个省发展到315万亩的种植规模,大部分都处在农产品核心产区。
视线转移到河北衡水。正值茄子上市季,冀州区东罗口村的新发地(冀州)蔬菜种植基地一片忙碌,农户正在将刚采摘的茄子分捡、装箱。这里是“茄子大王”李军投资建设的850亩温室大棚,每天约有30吨茄子运往北京新发地市场。
李军从2014年起便开始在云南建立种植基地,如今已经将茄子种到了山西、河北等地,种植面积累计达8000多亩。
随着种植基地在全国“落地开花”,每天有2万吨蔬菜和1.3万吨水果源源不断地供应北京市场,进一步提高了首都农产品供应的韧性。这也是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北京市民的“菜篮子”能够拎得稳的保障。
在保证供应的基础上,如何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粒良种,万担好粮。”张玉玺认为,从农业来说,要让行业提质升级,释放生产力,就必须要从种子抓起。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强种子产业发展,提升种子自主创新能力。在新发地,这些政策得到了有效贯彻和执行。
北京新发地种子交易市场是北京唯一的一家专业化种子市场,现有26家大中型种子公司,经营2000多种农作物以及花卉、牧草等优良种子。
在今年3月底举行的新发地春季种业博览会上,最新种子科技和前沿品种被集中展示,农业科技的力量在现场被看见、被感受。新发地致力于打造“科研院所+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种业协同创新平台,未来将形成集良种繁育、良种种植、集中销售于一体的合作体系,促进种业振兴。
“这些种子将在新发地全国种植基地里生根发芽,助力各地农户种出更好的产品,卖出更高的价钱,从而实现‘让种植者小康,让消费者健康’的美好愿景。”张玉玺表示。
农产品批发市场连接着众多小农户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小农户面对大市场,获得的信息往往具有滞后性,容易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在张玉玺看来,所谓市场引导生产,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农民怎么生产,更重要的是给予农民改变固有生产、销售方式的信心和动力,让生产者认识到销售规律,从而倒逼生产端升级。
种植基地不断建设,不仅成为保障稳定供应的基石,更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将种植与消费联动,农批市场进一步发挥了助农增收的作用。
“以河北冀州为例,我们负责选种子、教方法,并负责兜底销售,还能给农户土地分红。”李军介绍,“生产基地按照市场化的方式管理,根据市场需求以销定产,避免了‘丰产不丰收’。我们还要打造‘万元田’,让农民实现在家里既种着菜,又哄着娃,既能赚着钱,还能顾着家。”
“蜜瓜大王”张宗志从2017年开始,在新发地的支持与鼓励下,带着好品种、好技术扎根河南兰考县,建起蜜瓜种植示范园。“目前兰考的蜜瓜种植已经从当初的1千多亩发展到3万多亩,年产值10个亿,带动了1万多名老乡过上好生活。‘兰考蜜瓜’也成为兰考县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催生新业态——
守护城市“烟火气”
农批市场是连接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烟火气”的源头。
传统印象中,“烟火气”可能意味着脏乱差、经营方式落后。而当前,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口味以及消费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烟火气”更多体现在一种情感,是人们可以感知到的交往温度。
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这促使农批市场催生出更多的社交属性。
2023年以来,新发地加大转型升级力度,从批发业态向服务业态转型,增添了很多全新的生活消费场景和更贴心的购物环境。这里不仅可以一站体验舌尖上的世界,更成了一个集玩乐购物、交流合作一体的平台。
去年9月开业的国际榴莲馆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东南亚的榴莲乘“一带一路”之势崛起,成为水果新宠。新发地敏锐觉察到市场变化,于是将曾经的“海南木瓜厅”升级改造成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国际榴莲馆”。
“在这里能买到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世界各国的榴莲,还能亲手参与制作榴莲酥、榴莲饼等榴莲衍生品。”国际榴莲馆总经理毛勇习介绍,“同时我们也为商户营销提供支持服务,比如组织馆内企业开展品牌宣传推广,邀请金融机构入驻为商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等。”
除了围绕“爆款”农产品打造多种多样的消费体验,新发地还把握节日契机,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的促消费系列活动。
过年去哪儿?新发地!各地特产、年货礼盒、手工艺品、文创产品……已经举办两届的新发地年货节采用线下展销、推动复购形式,为大宗采购商、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及广大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年货采购平台。还举办各类主题活动,烘托出浓烈的节日气氛,进一步提升了消费体验。
“基本上你想要的农产品,国产的进口的,当季的不当季的,这里都能买到,还能指定产地、指定品牌、指定品种,而且质量好、价格实惠。”市民谢先生说。
新发地市场总经理张月琳表示,目前新发地市场已经基本实现了“走进新发地,吃遍全中国”的目标,正在努力实现“走进新发地,吃遍全世界”的宏伟目标。
为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新发地正在探索构建农产品博览产业链。“农业大拿”群英荟萃,合作伙伴共聚一堂,世界各地农产品齐聚……在去年举办的首届新发地农博会上,三天共达成合作意向57亿元,“新发地农博会”新IP打造效果初显。
“农博中心是一个农业商贸综合体,它首先是一个展示展销的平台,让各地好品汇聚一堂,给消费者提供充分的选择性。它又是一个交流交互的平台,产销双方可以在此建立一种互信,增加合作机会。”新发地转型升级指挥部副指挥长张赓正介绍,接下来,还要在农博中心召开论坛、推出会展经济,也会引进科技创新公司、展览展示公司、孵化公司入驻,通过展览展示,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优质农产品。
如今,新发地早已不仅仅是一个批发市场,更是一个媒介平台。张赓正说,新发地正在向集大型会议展览、农产品展销、农耕文化展示、企业创新孵化、餐饮住宿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博览新高地转型。
构建新渠道——
当农批市场“触网”
“你能想象吗?20年前还在剥葱的我现在成了卖榴莲的‘网红’。”在新发地市场打拼二十余年的毛勇习从大葱批发生意跨界到了榴莲批发。
“以前卖大葱,最早的交易模式是一辆自行车一杆秤,几个人拿着计算器算价钱。现在我们不单是线下做生意,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卖榴莲,在北京可以实现小时达……”毛勇习说。
随着数字经济浪潮来袭,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和消费形态正经历一场剧烈的迭代进化。特别是近几年,以生鲜电商、社区团购为代表的新兴消费模式发展迅速,形成了零售市场多元化的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批市场虽仍是我国生鲜农产品零售的主渠道,但份额也随之下降。随着市场竞争加强,农批市场如何顺应时代变化,创新交易模式?
进入新发地直播基地总店直播间,“马来西亚AA级D197”“同城小时达送货到家”等字样在大屏幕上闪现,让网友眼神儿扫过立马儿“入心”。辽宁美早大樱桃、进口印尼山竹、泰国香水椰皇、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等多种水果在每轮上架后都被快速抢光。
背靠基础坚实的实体市场,新发地将优质的农产品上游供应源头与庞大的消费群体相对接,打通产品销售以及信息流转渠道。通过自建平台为团购大户提供一站式农产品服务,入驻第三方电商为零售终端提供果蔬类产品供应等创新模式,多途径扩展线上交易渠道。
事实上,早在2021年,新发地就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直播基地。目前共有70多个直播间,配有多功能会议室、选品展厅,并培育网红直播团队,建立新发地线上分销系统。新发地宣传部部长童伟介绍,随着直播形式的发展,直播间也直接搬到了货仓内,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开始网上“逛”新发地,享受批发市场“直购”。
直播和电商两大热门行业融合,吸引了一批“新农人”开启全新副本。商户周琳就成了直播带货的“主播”之一。
“市场不仅建了直播基地,还组织了专业的培训指导,并帮助我们解决配送问题。普通货品市场物流中心就能配送,像榴莲、车厘子等附加值高的水果,市场会帮我们联系物流公司。”周琳告诉记者,依托新发地市场完整的供应链,消费者当天下单,一般第二天一早就能配送。
随着电商直播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反常的现象,通过电商直播购买农产品,包装和运费的价格会超过农产品本身的价格。相比之下,农批市场依托其规模优势,可以将物流成本降到最低。而且,电商的发展对配送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新发地在去年推出了生鲜“小时达”:消费者观看直播并在电商平台下单,通过骑手实现即买即送,送货上门,如对产品不满意,消费者可直接退货。
“快的半个小时就能送到,六环内,基本2个小时左右也能到了。”正忙着发货的工作人员说,每天能发出七八百单,“五一”等假期更是能达到上千单。
机遇之下也伴随挑战。张玉玺指出,电商等新业态的出现对农产品流通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供应链的完善、品控的提升、品牌的塑造都迫在眉睫。同时,市场也要做好对新业态进行有效治理和全面赋能的准备。
随着交易方式迭代升级,新发地还推出另外一个重点项目——集采集配业务。“集采集配在年货节期间达到了峰值,每天销售额能够达到300多万元。”童伟说,线上购买和集采集配方式的变化,能够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给消费者创造新鲜实惠便捷的消费体验。
目前,集采集配业务已在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的20多个城市落地。日日不断,向各地分销农产品,成本低,效率高,服务好,深受用户欢迎。
近年来,国家大力助推便民生活圈,15分钟便民生活圈更加方便满足消费者大部分的生活需求。新发地的农产品便宜、新鲜,但是位置相对偏远,如何满足市民日常购买需求?
为适应市场变化,新发地将销售渠道进一步向社区延伸。2008年开始,新发地就在居民社区建起便民菜店、发展起“菜篮子”直通车,把农产品搬到了社区居民的家门口。这项服务在新冠疫情期间为更好地解决市民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
如今,已有211个便民店,77个“菜篮子”直通车遍布在北京各个区域。
激活新动能——
智慧农批建设在路上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开始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推动了农批市场的智慧化转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
要成为智慧化农产品批发市场,不仅仅是农批“触网”这么简单。
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首席专家韩一军认为,这就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有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和要素的创新性配置,用前沿的颠覆性技术来改造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数字赋能、数字供应链有望成为未来智慧农批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生加速了农批市场智慧化转型的步伐。据了解,疫情发生后,新发地市场进行了多项升级改造措施,全力确保首都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在146亩示范区内开始利用数字化、智能化严格管控进出车辆、进出货物、进出人员;明确了“买卖人车信息化、双方交易可溯化、进出管控自动化、品类价格指数化”的试点方针,推出了“卖家注册制、买家会员制、来货交易报备制”的规章制度。
此后,市场一直将数字化贯穿到各个环节。张赓正介绍,目前实现了电子交易结算、云摊位管理、场内综合管理、客户管理、食品安全溯源管理等多个智能系统的研发和应用。“现在我们正在研发蔬菜、果品的单品价格指数,反向为产地生产、品种推介提供信息。”
当前,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而在农批市场中,鲜活易腐的农产品占了绝大多数,发展智慧冷链物流成为农批市场建设的重要一环。
为农产品“锁鲜”,新发地打造出服务京津冀城市群的“超级大冰箱”。2021年,首衡河北新发地智慧冷链物流园启动运营,这将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总计50万吨的超大体量冷库,进一步提高“环京津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内生鲜农产品的仓储保鲜能力。
这也是新发地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力提速的重要举措。此外,新发地还在河南兰考、辽宁盘锦、河北魏县等地建设起19个分市场,进一步提高仓储和保供能力。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升级,净菜产业应运而生。“毛菜变净菜,既能减少餐厨垃圾,又能提升产品附加值。而且新发地市场各类蔬菜品种丰富,为发展净菜产业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张赓正表示,这将是新发地未来转型发展的重要领域。
瞄准这片新蓝海,去年9月,亚洲最大全自动智能化净菜加工产业园——四季顺鑫净菜产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新发地市场的转型升级激活新动能。
在产业园,记者看到土豆、洋葱、胡萝卜、沙拉蔬菜生产线和自动果蔬包装线正在运转。
“土豆倒入机器后,通过智能转换,可以直接生产出土豆丝、土豆块、土豆墩、土豆条。”四季顺鑫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祥介绍,“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我们在原材料采购和产品入库前要进行两遍农残检测,不合格不入库。”目前产业园每日可生产净菜200吨,生产过程中,70%的水可以循环利用,30%的固体残渣可用作饲料。
新发地,每天都有新鲜菜在这里售卖,每天都有新鲜事在这里发生。
“香蕉大王”“芒果大王”“大葱大王”“红薯大王”“茄子大王”……30多年来,从新发地走出的一个个卖菜能手,靠勤劳创造了无数奇迹。据统计,这里年交易额过亿的商户有168家,过千万的近千家。
从车驮秤量到数字交易,从提篮叫卖到电商直播,从本地流通到全国配送,北京新发地的转型升级之路,也是我国农批市场发展的真实写照。
作为改革开放和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我国农批市场经历了从蹒跚学步到昂首阔步的过程。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批市场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正处在由“重数量”到“重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智慧化转型可以让市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踏浪”“破冰”,促进新销售模式和新兴产业发展,以业态创新引领消费升级,以产业变革推动乡村振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文 黄慧 侯雅洁 见习记者 张缘成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