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今年春天,记者开始蹲点重庆市农科院位于永川的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见证了它实现“吨粮田”目标的全过程。
“吨粮田”,是指周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吨的农田。在重庆,水稻生长“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发展再生稻成为创建“吨粮田”的有效手段。今年4月,记者第一次走入再生稻基地,农机手正在移栽秧苗。
4月16日,刚刚种下的秧苗,它的高度大概有十来公分露出了水面。
为实现高产稳产,稻谷的品种选定、机械化技术配套,都得结合“一种两收”的特点通盘考虑。比如,移栽时,提前预留机收行,减少机收中稻压桩,也更有利于水稻生长。
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巫军说,株距缩小到14公分,这样实际上,田间栽插密度是没有减少的。
7月8日,水稻现在是长到了记者腰部以上的这个位置。8月8日,它们已经长到了齐肩这样一个高度,专家正在组织机收测产。
中稻测产结果超过了710公斤,为“吨粮田”目标打下了基础。然而,重庆很快迎来极端连晴高温。项目组通过加密灌水降温、无人机喷施叶面肥等,有效应对。
张巫军透露,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我们前期进行了调查,结实率跟去年的水平是比较相当的。”
10月9日,持续关注半年多之后,试验田块的最终产量也即将揭晓。平均亩产328.6公斤,是专家组公布的再生稻测产成绩,加上此前中稻测产结果,两季亩产达到1040.8公斤。
专家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讲到,机收头季稻、蓄留再生稻,这个技术探索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
“烤验”之下,收获的不仅是一块试验田,更是一套更为成熟的“中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
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一级巡视员袁德胜看来,重庆再生稻单产只有100公斤左右,这套技术通过大面积示范,单产要提高到200公斤以上,对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这是一段为水稻牵肠挂肚的时光,那段天天高温红色预警的日子,记者着实捏了把汗。人们常说,农业是靠天吃饭,其实,背后也有很多“人的努力”。今年,全市水稻优质率近八成,创历史新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模式推广应用等一系列措施,旱涝保收、丰产优质正变为现实。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杨雪仪 莫亚 特约记者 冉能全)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