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模式助力秋收 水稻收割按下“快进键”
--
新技术新模式助力秋收 水稻收割按下“快进键”
--
金秋时节,水稻也陆续进入了收获期。随着新技术、新模式在我市各地的推广应用,今年的丰收画卷格外壮美。
在海拔800多米的云阳县洞鹿乡,10万亩高山水稻迎来丰收。近年来,当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零散田块打造成集中连片的稻田,大幅提升了宜机化水平。金黄的稻田里,多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
云阳县洞鹿乡水稻种植大户杜小兵:“从种到收,然后到仓储、烘干,都是机械化作业,今年一亩的亩产量大概是650多公斤。”
云阳县洞鹿乡农业农村岗工作人员冉茂升:“我们建设高标准农田2000余亩,将农田宜机化水平大幅提升。目前,我乡的水稻机收率已经达到90%。”
在潼南区崇龛镇柿花村的高产创建示范基地,连片稻田满目金黄。近年来,潼南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基地选用品香优美珍、甬优4949等高产优质品种,推广暗化催芽、集中育秧、机插机抛等高产栽培技术,并创新实施侧深施肥、"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水稻生产节本增效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该片区还实行“稻油轮作”模式,实现“一田两用”,有效提升了土地产出与经济效益。
潼南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粮油站站长邓豪:“测得水稻平均亩产超过800公斤,这个示范片是采取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这种技术不但增加了产量,而且降低了成本,平均每亩地节约成本350块钱左右。”(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