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信息

加快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4-07-29
字体:

农村低收入人口如何通过常态化帮扶实现内生发展是当前亟须研究的前瞻性重要课题,而加快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对有效防范规模性返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促进共同富裕等均有重要意义。

作为构建橄榄型社会需关注的重点群体之一,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家庭特征主要表现为家庭人口规模小、成员文化程度低、劳动力缺乏以及老龄化严重等,收入特征主要表现为收入水平低于全国水平、收入增长波动幅度大、政策性收入比例高等,生计特征主要表现为能力贫困、资产贫困等。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地区的认定范围各有差异,目前一般包括农村特困人员、农村低保对象、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以及突发严重困难人口等。关于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具体规模,目前尚无统一的识别标准和方法,根据不同口径测算的结果各异。基于国内外理论与实践方法,在宽口径、高线标准下,“十四五”期间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大致为1.3亿—1.5亿;在窄口径、低线标准下,农村低收入人口大致为0.3亿—0.9亿。可见,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覆盖范围广、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弱,相关帮扶工作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久久为功。随着过渡期后倾斜性、特惠性政策转型或退出,针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常规性、常态化帮扶机制可着重从以下方面谋划构建。

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识别机制。根据国家发展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探索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识别指标体系,包括主要指标、辅助指标和否决指标三类,再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找准识别需要帮扶或保障的不同类型低收入人口,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确定难”问题。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促进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民政、卫生健康、残联等多个部门协作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共同发力,从多个角度精准定位农村低收入人口,形成一体化综合判定模式,解决统计管理工作“协调难”问题。

科学合理设置返贫预警线和发展保障预警线,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预警机制。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帮扶工作不应只集中在返贫现象的先前预防,也应侧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各地可遵循“主动发现、自动预警”的总体要求,构建源头预警与常规预警相结合,政府、社会团体、低收入人口以及村集体共同参与的帮扶预警机制。同时,基于计算机与数据库体系、风险识别技术、风险应对协调机制等要素构建低收入人口帮扶预警机制的支撑体系。

锚定群体差异化、时间差异化、资金差异化、力量差异化和措施差异化,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差异化帮扶机制。根据帮扶预警机制中“红橙黄绿”四色信号灯的分级预警情况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多元化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开发式帮扶与兜底保障式帮扶。针对有劳动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综合运用劳务输出、产业扶持、以工代赈带动、乡村公益岗位安置等政策,助其积极就业。针对重病、重残、年老等特殊困难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给予基本生活救助、综合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服务类社会救助或慈善救助等支持,保障其基本生活。

健全增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内生动力,促进其持续稳定增收的体制机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要不断拓宽帮扶的视野和范围,着力改善农村低收入人口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一是以“提低扩中”为目标,通过坚持多劳多得的基本原则和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构建有利于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分配制度。二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及破除城乡人口流动障碍,构建有利于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就业环境。三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水平等,构建有利于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发展环境。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