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信息

探秘“种粮热” 解码“增粮策”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4-08-19
字体:


土地流转价格一路走高,但各类新型种粮主体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其中不乏“粮二代”“90后”的身影;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迅猛,一些组织服务链条越来越长,还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全省。夏收夏种期间,记者在粮食播种面积达1080万亩的山东省济宁市采访发现,一股“种粮热”大潮正悄然成势,成为这个农业大市诠释种粮担当的生动注脚。

脚下是“良田”、管理凭“良方”、服务靠“良机”、销售有“良法”……采访发现,济宁涌起的这股“种粮热”的背后,发挥推动作用的是多路集成的“增粮策”。近年来,该市聚焦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锚定提质增产高效目标,压实领导、属地、部门“三方责任”,整合政策资源要素,聚力聚焦“谁种粮”“愿种粮”“种好粮”,粮食生产保持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良好态势。

去年以来,全国和山东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会均在济宁举行,该市探索建立的粮食单产提升集成技术模式、党建引领社会化服务发展等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蹚出了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济宁路径”。

聚焦“谁种粮”,让种粮“底气足、前景优”

一个新入行的粮农,主要面临哪些难题?一是投入,种粮要上规模,就要流转土地、购进农机农资等;二是技术,增收要靠产量,要选好品种、提升技术,还要落实到地里。

兖州区粮农邓来顺的成长路,就颇具代表性。原本做农资生意的他,2013年参加了一次家庭农场培训,毅然走上规模化种粮路。如今,他经营着1100亩地的家庭农场,拥有各类农机设备近百台(套),还成立服务公司为约7000亩粮田提供托管、半托管等服务。而且,自己的儿子看到种粮有前途,也在大学毕业后返乡当起了“粮二代”。

回首10年种粮路,邓来顺特别提到“两点”:一是起步时的政策支持,有规模化流转补贴、规模化种粮补贴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扶持等政策,还有技术员全程帮扶;二是后期提升服务能力能争取到比较大的项目扶持,农业农村部门还帮助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贴息贷款。

这“两点”背后,凝聚着济宁答好“谁种粮”问卷的决心:凡是农民担心的问题,就是政策扶持的方向,全力搭建“扶上马、送一程”保障体系,护航粮农一路健康成长。

围绕破解投入难题,济宁出台一揽子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类补贴,对上争取各类资金项目;在山东第一个出台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十条措施,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与山东农担、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动,推出“鲁担惠农贷”“齐鲁富民贷”等信贷产品。目前,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5.6万家,规模化粮食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

围绕打破技术门槛,济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在全市建立51个培训基地,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教学、田间课堂、巡回课堂相结合等形式,仅2023年就培训高素质农民3648人。二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整合93个为农服务中心、9004个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造“济时雨”农服品牌,有效解决小农户干不了、干不好、不划算的问题。2023年托管服务1800万亩次以上,服务116万余农户。

聚焦“愿种粮”,让种粮“风险低、收入稳”

入夏以来,齐鲁大地遭遇严重旱情,玉米等秋粮作物的抗旱保种成为当务之急。7月1日,正是旱情最严重的时候,种粮面积近2000亩的汶上县卓荣农业服务公司总经理路敦芽却仍显淡定从容:“地里每50米就有一个出水口,再加上近几年咱重点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装备精良底气足。”

走进该公司的示范田,黑色的滴灌带正无声滋润着两侧的玉米。同行的济宁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蔡文良介绍,这是重点推广的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采取宽窄行种植,宽行保证通风透光,发挥边际效应;窄行中间铺设滴灌带,保障追肥浇水;去掉地垄,种植密度由亩均4200株提升到5000株至5500株,预计产量能提高10%以上。

汶上县是小麦玉米全国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耕地面积为82.6万亩。近年来,该县聚焦“土肥水种药、耕种管收储”全要素配置,建成高标准农田79.32万亩,配套机井1.51万眼,均能实现井电配套,全县轮溉周期仅为7天。

汶上县的抗旱保障能力,是粮食种植户的底气所在,也是济宁粮食主产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济宁全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探索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机制,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06.4万亩,入围全国首批高标准农田遥感监测试点市。

不仅有良田沃土打基础,还有保险订单齐上阵。这在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慧敏看来,是让农民“愿种粮”的关键,一方面,发挥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作用,实现旱涝保障和地力稳步提升,加上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种粮风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济宁拥有的83家规模以上种子企业和208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等的优势,推广订单化、基地化生产,实现“保回收、保差价、结算快”,今年共发展订单农业面积240万亩,多维度提高农民种粮收益。

聚焦“种好粮”,让种粮“科学化、精准化”

今年邓来顺的1100亩良田,有700多亩是带状复合种植的示范田。“经过两年的试验,今年按照4∶4、4∶6的比例种植玉米和大豆,预计每亩能收1100斤玉米、150多斤大豆,机械化播种和收获等相对简单,推广成本较低,综合效益最好。”邓来顺说。

种粮十余年,邓来顺也已成为四里八乡的名人,拥有价值超过2000万元的先进农机具,还建成日烘干能力达400吨、仓储容量达3000吨的为农服务中心,带动了一大批种粮户科学种粮、精准种粮。

邓来顺所在的兖州区大安镇,也围绕粮食产业做出了大文章。镇党委书记杨广喜言语中满含自豪:“大安镇3家良种企业年小麦制种量可达7000万公斤,占山东的7%;还有100多家农机及相关企业,智能农机装备产业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徜徉济宁粮田,还有更多惊喜。位于汶上县郭仓镇的济宁大粮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不仅为当地精耕细作,还将分公司开到了山东的20多个县,预计今年累计服务面积可达37万亩。“有最先进的农机和装备,有集成的技术模式,有种子公司、化肥公司等产业链整合能力,还有自动导航、智能检测、作业留痕等数字化管理方法,成为支撑我们在农服行业迅猛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总经理赵汝学笑言。

300多匹马力、搭载导航系统的拖拉机成为耕种主角,潍柴雷沃、大华宝来、阿玛松等吸(吹)式种肥一体高速播种机乘着项目的东风加速推广,小麦播前播后双镇压、玉米宽窄行种植精密调控等技术成为农民热议的话题,各类新型种粮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蓬勃发展……在济宁采访发现,科学化、精准化种粮已蔚然成风,把“种好粮”这张精彩答卷,写在了孔孟之乡的大地上。

拥抱“种粮热”,写好“增粮策”。展望未来,刘慧敏信心满满:“济宁将锚定农机装备智能化、作业环节轻简化、技术服务集成化、田间管理数字化等发展方向,出台政策、集聚资源、调动要素,让更多粮农‘种地有谱、增收无忧’,让种粮成为乡村最体面的职业。”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