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博”成为文润乡土的点睛之笔
--
当“文博热”的风吹遍乡村,催开了乡土大地上一批批蓬勃生长的乡村博物馆,如同凝聚着乡村深厚历史和多彩文化的颗颗珍珠,在乡野间熠熠闪耀。不同于城市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往往体量小但特色足,或展示农耕文明、非遗技艺,或讲述名人故事、红色文化,呈现出独特的差异性文化体验,不仅吸引了众多城市观光者,也让村民们对身边日用不觉的传统习俗、技艺等文化瑰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了文化自信。一间间小而美的乡村博物馆,承载着传承文脉的功能,成为激活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
“认识一座城,从走进博物馆开始”。“文博热”的持续火爆也让乡村博物馆火起来了,与此同时,主题同质化、有建无管、运营乏力等隐忧在发展中也逐渐凸显。如何抓住机遇持续“火”下去,让流量长红,也考验着“村博”的自身建设和持续运营能力。2021年开始,浙江、吉林、山东3省率先开展了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短短几年间,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批激活乡村博物馆的好路子。乡村博物馆作为一种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要走上更规范、更专业、更可持续的道路,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突出乡土味道,展示稀缺性文化资源。乡村博物馆是从乡土“生长”出来的,其定位在于展示与农民、农村、农业相关的特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乡村是中华文化的“母体”,也是文化资源的富矿。深挖本村的文化资源是找准定位的关键。有的村保留有历史遗存的古建筑,有的村有名人故居,有的村活跃着民间非遗传承人,有的村农耕文化特色鲜明,还有的村地处名山大川等,不一而足。要对本地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搜集整理散落民间的、即将消失的农具、生活用具等老物件,或农民口口相传的故事传说,通过恰当的形式集中在博物馆展示,把乡村博物馆打造成有乡土味道、本地特色的文化展示场所,让走进博物馆的人如同翻开一本书、打开一扇窗,读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触摸到古老文化的现代脉动。
注重整体规划,提升管理运营专业性。人们愿意来到乡村,走进博物馆,往往不是因为单一的吸引因素。乡村的路好走了,网通了,绿树成荫,青山环绕,阡陌纵横,田园野趣,都是乡村越来越具魅力的重要原因。要把乡村博物馆与村庄的整体规划发展相结合,着力在提升持续运营能力上下功夫。建设过程中要有设计、有创新,结合数字技术,丰富展示手段,让展览更具吸引力。有的地方乡村博物馆建成后,组建或引入专业运营公司,与乡村文旅融合起来,开发“乡村博物馆+研学”“乡村博物馆+非遗体验”“乡村博物馆+文创产业”等多种业态,“村博”成为乡村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盘活了文旅产业,给乡村带来发展活力。长久的生命力是乡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充分吸收借鉴热门博物馆探索出来的好办法、好模式,比如开发丰富有趣的文创产品,创设体验互动场景提升观展趣味性等,在给参观者带来更好体验的同时,也打开了增收的新路子。
汇聚多方合力,形成乡村文化聚集地。乡村博物馆作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也面临着“谁来建、谁来管、怎么管”等问题,政府部门、社会力量、民间主体和村民要多方协同发力,发挥各自优势,破解资金、人力等基础保障问题。政府部门要在项目规划、财政补贴、政策引导等方面发挥好作用,企业和高校等社会力量投入资金、人力为支持乡村博物馆建设创造条件。同时,要注重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其中,成为乡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的主体力量。很多地方的乡村博物馆建设中,村民们自发把自家的老物件捐出来,接受培训担任讲解员,积极参与新业态建设,不仅自己成为受益者,也为乡村博物馆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乡村文化的载体是丰富多样的,乡村博物馆是其中一种重要载体。一个村子有了一间或几间小而美的博物馆,就如点睛之笔,一下子有了“魂”,让走进乡村寻乡愁的人有了寄托之所。当然,在发展热度中也要沉下心来认真思考,量力而行、因村制宜,不能一哄而上,造成资源浪费,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照搬照抄,丢了自己的特色。唯此,乡村博物馆才能引客来、留住客,实现常新长红,焕发持久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