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信息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开幕在即——赴一场农业盛会的秋日之约

--

日期: 2025-10-1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展览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参展农产品达2万余种,参展商逾3000家……这一系列数字是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直观的刻度,也见证着我国农业会展经济的飞速发展。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农业盛会,历经20余载的积淀,农交会已成为我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展会,成为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活跃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10月17日至19日,本届农交会将在天津举办,以“塑强品牌助振兴 提振消费增活力”为主题,邀四海宾朋共赴一场农业盛会的秋日之约。

紧扣时代足迹,展示“三农”成就

自创办以来,农交会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成为展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的生动注脚。

2019年,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农交会首次以编年史的形式设立农业农村综合成就展区,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三农”发展的辉煌历程。2020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农交会专设产业扶贫展区,聚焦“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等重点区域,集中展示产业扶贫的实践成果。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本届农交会将全面展示近年来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成就,呈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做法经验,讲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成效。

科技创新是驱动“三农”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展示农业科技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农交会正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展示窗和催生器。电动智能拖拉机、荔枝采摘机器人、虫脸识别、丘陵地区小型农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先进适用的智慧农业单项技术、成套装备和集成模式在这里大放异彩。

品牌强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牵动力。农交会上,省部长推介、名人公益推介、农民推介、企业推介等各类品牌推介专场活动,让一批“小产品”登上“大舞台”。“菜篮子”产品推介、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大湾区等活动,为农业品牌搭建起多元交流平台。

“农交会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培育、展示和营销,通过展会塑品牌、打品牌、强品牌,每年都推出一批质量好、销路好、服务好的品牌农产品,对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表示。

本届农交会将继续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专设精品品牌馆,全面展示各地品牌建设成效,举办“品牌之夜”直播助农活动,用新业态创新品牌宣传推广,同期还将举办数十场丰富多彩的品牌营销推介活动,让更多优质农产品借农交会平台“出圈”。

强化产销对接,激活市场动能

农交会的生命力,在于其强大的产销对接能力和实实在在的贸易成果。

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形成以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为引领、行业性展会为骨干、综合性展会为重点支撑的多层次产销衔接、消费促进平台矩阵。

作为一年一度的农业行业盛会,农交会持续推动市场化、专业化办展,在增强供采服务、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活跃城乡消费上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作用。

为提升展会实效,农交会持续加大采购商邀约力度。第十七届农交会首次大规模集聚行业龙头企业,中粮、中化、中农发等近20家特大型企业参加。历届农交会上,采购商专场、“大买家”商机洽谈会、投融资洽谈会等各类贸易活动,助力实现产销两旺。

为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去年农交会上,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正式成立。目前会员超百家,包括大型央国企、头部电商平台、大型农产品市场、知名供应链企业等,组建了覆盖品类全面、地域分布广泛、具有相当购买力的采购队伍。

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适应会展经济发展新趋势、推动农交会专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本届农交会将从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发力,通过数据深度挖掘、分析供采需求,全天候服务供采渠道,打造“永不落幕的农交会”。

如今,农交会已成为各类涉农主体建渠道、接订单的重要平台。河北玉田黑猫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玉田包尖白菜在农交会上打出了名堂,打破了传统论斤或论吨的模式,改为论棵卖、礼盒装,湖北酉凤来硒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2000多斤来凤藤茶销售一空,还与迪拜采购商成功签约。

地方产业也在农交会上找到了转型升级的路径。青海泽库县相关负责人在推介会上介绍,依托“泽库牦牛”品牌,当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输出地,未来将进一步向更高端的市场迈进。

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随着农交会影响力日益扩大,这一国际性展会正成为各国农产品展示和文化交流的舞台。

国际展区历来是农交会备受瞩目的焦点。国际合作成果展示廊、国际会客厅、国际美食文化街精彩纷呈,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质农产品齐聚一堂,共同呈现一场多元互鉴的农业盛宴。主题国特色产品推介、国际采购对接会、国际农业主题沙龙等沉浸式推介活动,不仅促进了国内外农业交流,也拓展了农产品贸易合作。

借助农交会这一平台,全球“大买家”开拓了更广泛的朋友圈。第二十届农交会期间,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家大型国际采购商到会,与广东、贵州等10多个地方的企业签订采购合同或达成采购意向,涉及水产、果蔬、茶叶等多个品类。

主宾国机制进一步丰富了农交会的国际内涵。第二十一届农交会上,主宾国哈萨克斯坦带来的冰激凌、牛羊肉、蜂蜜等农产品备受青睐。“30多家哈萨克斯坦企业参展,带来超过50种优质农产品。”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副部长肯热哈努雷表示,希望通过农交会继续推动哈中两国在农业领域的深入合作。

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本届农交会国际展区特别设立主宾国展区并邀请泰国参展,展示双边农业合作成果。此外还设立巴西、意大利、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家馆,构建“全球特色+国家精品+精准对接”的展示模式,集中展示全球高品质农产品与可持续农业成果,推动中外农业合作与消费升级。

二十余载栉风沐雨,二十余载春华秋实。农交会承载着端牢“中国饭碗”的坚实底气,蕴含着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链接着全球农业合作的发展机遇。让我们共同期待,在金秋时节的天津,本次农业盛会能够再次激发产业新动能,开拓合作新境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