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稳”“早”“活”抓好农业生产开局 -- 2022年重庆市綦江区春耕生产剪影

日期: 2022-03-22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为落实春耕春管举措,3月15日,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曾卓华赴綦江赶水镇双龙村、篆塘镇珠滩村、横山镇新寨村、天台村调研春耕备耕情况。2022年綦江区计划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6.93万亩,较下达任务超0.28万亩。目前,綦江区油菜处于盛花期至末花期,生育期较往年提前3-5天;水稻育秧进度55%,同比快3个百分点;玉米移栽进度20%,同比快5%;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已落实面积7034亩,超任务1034亩,任务落实率117.2%。

一、“稳”字当头。为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粮食稳产增效,綦江区配合自然资源部门加强耕地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统筹开展耕地“非粮化”和撂荒耕地动态监测监管,组织各街镇对辖区内撂荒地进行全覆盖摸排。结合农田宜机化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整合资金500万元实施闲置地开垦。建立撂荒地复耕奖补机制,按照“谁复耕、谁受益”的原则,按集中连片复耕20亩以上撂荒地奖补500元/亩标准,对复耕主体进行奖补,激发撂荒复耕积极性,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二、“早”字为先。一是提早做好应急物资储备。2021年9月,綦江区提早组织全区各级批发、零售商储备2022年春耕生产所需农资。全区有一级种子批发商15家,种子零售商230家,目前已储备水稻种子164吨、玉米种子192吨,尿素1万吨、碳氨0.5万吨、磷肥1万吨、复合(混)肥2万吨、商品有机肥1.5万吨,农药100吨,农膜500吨,各类农资储备充足。二是及早编制工作方案。第一时间编制印发《綦江区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和《綦江区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落实各街镇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压实工作责任。大力发展鲜食糯玉米套种大豆,推广十月黄等大豆自留种、荆恒一号和京科糯系列等鲜食糯玉米品种,及时开展技术指导。三是提早上市鲜食玉米。通过2月至6月底分批次播种,拉长鲜食糯玉米供应期至6个月,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计划2022年发展早熟糯玉米1000亩,5月底提早上市,预计亩产1200公斤,单价8元/公斤,较集中上市期单价高5元/公斤,亩增效达6000元。

三、“活”字引流。一是盘活土地资源。围绕生态修复与生产利用目标,綦江区投入市级项目资金400万元,开展“綦江区南部四镇淘汰煤炭落后产能转型发展糯玉米生产全产业链项目”,充分利用废弃矿山用地发展糯玉米产业,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变废为宝,还绿于民。打造样板引领发展:在石壕、赶水、打通、安稳南部四镇建设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区域示范片10000亩;因地制宜开展修复治理:集中采购优质和镉低积累糯玉米品种5000公斤,生物降解膜4000公斤、有机肥150吨、生物导弹10000枚、杀虫灯50盏;精准发力延伸产业链条:依托“石壕糯玉米”地理标志农产品,大力发展糯玉米加工,推进糯玉米种植订单产销衔接,拓展农业观光旅游、农事体验活动、农耕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提升产业融合水平;落实专项兜底政策:对种植5亩以上、50亩以下糯玉米的种植户给予每亩200元的种植补贴,以种植大户为对象开展糯玉米收益保险试点,按每亩最低收益2500元为保险额度,参保费用125元/亩,种植户自缴37.5元,财政补贴87.5元。预计项目将带动南部四镇糯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0000亩,年产鲜糯玉米约30000吨,产值12000万元,项目区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3万农民致富。

二是激活生产方式。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引导农户通过粮食生产全托管或半托管等多种方式开展社会化服务,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计划2022年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15家,补贴全区全程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5万亩,水稻病虫害机防作业面积5万亩次,水稻机收作业面积5万亩次,稻谷机烘2.5万吨。通过调研发现,重庆市盈益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易尔农机专业合作社2家市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闲置地开垦600元/亩、全程社会化服务550元/亩,高效带动闲置地复耕复种。现已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超3000亩,协助小农户签订水稻“订单”10000亩,预计稻谷收购价格4元/公斤,稻米单价8元/公斤-16元/公斤,节约生产成本150元/亩,增加收益300元/亩,有效改善劳动力不足、技术不到位、产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