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时节,农事正忙。各地积极抓好粮食作物夏季管护,夯实丰收基础,持续提升农产品保供能力,一批特色作物也迎来丰收。
日前,由山东省农科院和重庆市农科院联合实施的鲁渝科技项目——矮秆糯高粱新品种济糯粱2号在云阳进行试种。这个品种的播种方式,是农户直接在田间进行人工撒播, 不需要育秧、移栽等环节, 能够在丘陵山区实现从整地、播种到低损机收全程轻简化。
云阳县盘龙街道旺龙村种植大户卿天美说:“节约很多劳动成本,也节约时间,我们350亩基本上十天左右就可以撒播完。”
市农科院水稻所杂粮团队负责人唐世义说:“株高非常地矮、耐密植亩产一般能达到400公斤左右。”
眼下,水稻进入管护关键期,各地加大人员、设备投入,提高植保作业效率。在万州区龙沙镇,种粮大户通过无人机“飞防”作业精准施药。在涪陵区连二村,农技人员走进稻田查看病虫害情况,第一时间开出“药方”。
涪陵区植保植检站站长郑军介绍,加大病虫监测力度,同时组织40多个病虫专业化防治组织,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及时防控,确保全区粮食生产安全。
在潼南,1.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夏管工作有序推进。据了解,这种模式通过合理配置大豆、玉米的行距和株距,可以在相同耕地面积,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
潼南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粮油站站长邓豪告诉记者,在全区范围内示范开展了23个百亩级以上的示范攻关片,示范带动全区大面积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增产增收。
随着气温升高,这段时间,不少特色作物迎来收获季。在忠县善广乡雨台村,200余亩茭白郁郁葱葱,连成一片。茭农们忙着采摘、分拣、称重分级。黔江区今年首批竹荪也新鲜上市,在关后社区上万平米的菌棚里,竹荪蛋爬满菌床,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下慢慢铺开,农户们正抢在竹荪完全开伞前进行采收。
黔江区桑枝食用菌协会会长聂明亮表示,目前他们种植了120亩竹荪 ,预计总产值接近500万左右。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