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重庆市武隆区迪冠水果种植家庭农场:多措并举谋发展 共同富裕幸福花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4-09-19
字体:

摘要:重庆市武隆区迪冠水果种植家庭农场开启武隆区葡萄规模化种植先河,通过集中流转土地,探索 “土鸡(土鸭)+榨菜(药材)+葡萄”的立体种养殖和生态循环模式,成为武隆区葡萄种植规模最大的基地,渝东南区域科技含量最高、服务功能最全、综合效益最好、示范带动最强,扶贫效果最明显的葡萄种植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基地、脱贫示范基地。

重庆市武隆区迪冠水果种植家庭农场葡萄种植场位于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灵山村,主要从事葡萄生产、加工和销售。该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6月注册成立,登记类型为个人独资企业,农场主要成员4人,常年顾工2人,经营水果面积100亩,建有科技培训教室50平方米。2023年,家庭农场实现销售收入230万元。2014年9月,家庭农场获得重庆市农业委员会授予的家庭农场示范场称号;2015年,农场主陈从文荣获全国青年农场主称号;2016年,家庭农场建立的水果基地荣获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称号;2018年,家庭农场被重庆市委统战部,市人力社保局,市农业委员会,市工商局,市供销合作总社,市工商联联合评为“重庆市优秀家庭农场”。

一、规模经营的领头羊

2009年,农场主陈从文带头在白马镇灵山村建立葡萄种植基地,开启了武隆区葡萄规模化种植先河。通过集中流转土地,探索 “土鸡(土鸭)+榨菜(药材)+葡萄”的立体种养殖和生态循环模式,建立葡萄种植示范基地10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葡萄100亩,使基地规模达到200亩,成为武隆区葡萄种植规模最大的基地,渝东南区域科技含量最高、服务功能最全、综合效益最好、示范带动最强,扶贫效果最明显的葡萄种植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基地、脱贫示范基地。在他的带动下,全村650户农户发展特色林果3800亩,建立以采摘为主的中小型果园8个。随着水果产业的初见成效,2014年,在家庭农场的启发下,村民们又规模化发展了土鸡、生猪养殖和蔬菜、中药材种植,使全村产业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业产业收入成为主要来源,成为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

二、种养模式的开拓者

武隆区迪冠水果种植家庭农场积极探索立体种养,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探索在葡萄下间作榨菜、生姜、红薯等矮秆作物,散养农家土鸡、土鸭等系列种养模式,建立矮秆作物阻草、鸡鸭捉虫、鸡鸭粪肥土的“土鸡(土鸭)+榨菜(药材)+葡萄”的立体种养殖和生态循环模式。依托良好的区位和便利的交通,大力发展以采摘、酿酒、品酒、垂钓、休闲观光为主的乡村旅游,实现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酿酒、采摘体验等增加附加值,亩平葡萄产值达2万元。武隆区迪冠水果种植家庭农场通过建设水果基地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发展,通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技术协会,分别负责示范区和辐射区建设,形成基地重要程度与组织机构职能功能相匹配,实现基地建设分工协调。

三、科技推广的排头兵

武隆区迪冠水果种植家庭农场始终牢固树立科技理念,坚持科技就是生产力、科技就是致富经、科技就是成功路;坚持把科技理念贯穿到产业发展的始终。在努力提高自身科技水平,积极参加国家、市、区等各级各类科技培训学习基础上,采取走村串户、知识讲座、院坝会议、现场培训等各种方式,无偿开展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先后推广运用了先进、成熟的葡萄无核化种植技术、全反光膜覆盖种植技术;运用推广破眠剂,有效提早葡萄发芽;引进推广富态8号、巨玫瑰、夏黑、醉金香等10余个优良葡萄新品种;推广运用了滴管、喷灌、避雨栽培等设施设备。家庭农场累计开展培训16期次,受训1000余人次。常年聘请2名高级农艺师和2名庄稼医生常驻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多次自费组织农民参与科普活动,到周边区县调研考察,学习产业发展管理经验、运作模式、种植技术等。在家庭农场的努力下,村民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很多村民不仅自己成为了葡萄种植的行家里手,还走出武隆到周边区县租赁土地开展葡萄种植和技术指导,成为了会“捕鱼”的人。

四、联农带农的探索者

武隆区迪冠水果种植家庭农场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增收致富新途径。针对周边村民,采取“家庭农场+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家庭农场+基地+公司+农户(贫困户)、家庭农场+基地+基层供销社+农户(贫困户)”等模式,实行“六统一”组织生产发展,即:统一提供种苗、统一供应生产物资、统一开展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收购销售、统一组织二次返利。创造性的开展以土地、劳力、贫困户身份入股组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社,直接给贫困户配股,发展水果产业基地,返聘入股农户成为产业工人,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使农户成为主人。同时,按照创业是最好的就业,创业是扶贫的最好创新方式的理念。通过家庭农场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孵化功能,引导、帮助、支持农民围绕产业发展各环节开展创业,全村有60户通过创业有效实现致富增收。在家庭农场的示范下,白马镇葡萄种植技术协会的成员单位采取 “1+N”模式,结对帮扶10户贫困户监测户,给他们送去了思想观念、产业项目、生产技术、生产物资,扶持他们走上致富增收之路。随着增收效果的凸显,贫困户身份入股创新分红模式得到了区乡村振兴局的肯定,在全区各乡镇学习推广。

五、信息时代的参与者

武隆区迪冠水果种植家庭农场坚持与时俱进,敢于尝试,善于尝试新系统。率先在全区使用农业农村部研发的“一码通”,通过亮码经营,为企业赋能,应用现代信息化的财务记账工具,收支库存等规范记录,使得财务明细清晰明了。

六、乡村振兴的小明星

武隆区白马镇灵山村在武隆区迪冠水果种植家庭农场的带领下,随着农业经济稳步快速增长,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3230元,快速增长到2023年18700元,使全村农民走上了产业脱贫,科技致富、乡村振兴之路,并通过增收的农户将他的增收之光洒向全区。武隆区迪冠水果种植家庭农场成为了种植户的主心骨、贫困户的贴心人。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增收模式的推广,农场主陈从文成为了全区乡村振兴工作的小明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他领办的重庆市武隆区硕驰水果种植股份合作社被评为中华供销合作总社示范社,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示范社,他本人被推荐为武隆区十佳乡土人才,武隆区劳动模范。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