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抓紧抓实夏粮生产。据国家统计局核定,重庆夏粮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其中面积565.8万亩、同比增长0.1%;平均单产223.6公斤/亩,增长1.0%,创历史新高;总产126.5万吨,增长1.0%,实现“五连增”,打赢全年粮食丰收第一仗。
工作机制到位
及早分解下达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油料播种面积、大豆播种面积四项硬任务,督促各地落实到户、到田块。建立健全“1+1+5”工作机制,即:1个领导小组,1个工作专班,5个专项工作组(责任包保、技术包片、融合联动、数字赋能、执法保障),统揽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清单化、月历化“双化”推进粮油生产。探索推出“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三方共耕”模式,实现三方农田共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推动撂荒闲田变高效农田,成为农民增收的“希望田”。
政策支撑到位
下达惠农政策资金26.79亿元,其中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1.81亿元、粮油生产保障类资金4.86亿元【中央资金3.07亿元、市级资金1.79亿元】,支持区县用于大面积单产提升、种粮大户补贴、扩面实施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同时,广泛宣传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让广大农户充分了解种粮优惠政策,营造全社会重视和关注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全市粮食生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充分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
技术服务到位
成立全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12支责任包保工作指导组和“19+2”技术包片指导组,紧盯关键农时,组织市农科院、市农技总站等单位专家会同区县农技人员5500余人次,下沉一线扎实开展“春耕(管)服务100天”攻坚行动,督促指导各地落实夏粮绿色高产高效生产重要措施,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编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三主”融合推荐目录》等技术手册,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培训200余期,推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直接到户、到田,切实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
灾害防控到位
建立健全灾前会商研判,灾中监测调度与应急处置结合,灾后及时复盘总结的风险管理闭环工作体系;印发《2025年农业自然灾害防控工作预案》等多套针对性预案,梳理细化农业生产风险点,将防灾减灾工作抓在日常、防在经常。夏粮生育期间累计发布预警29次、调度灾情32次,助力突发灾害高效处置;统筹全市科研、推广单位农技专家及区县728支服务队力量,指导受灾地区开展灾后田管100余万亩次,补改增种1.06万亩,推进灾后生产恢复。大力推行绿色统防统治和“一促四防”全覆盖,累计开展夏收作物病虫害防治414.4万亩次,危害损失率同比大幅降低,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执法保障到位
市农业农村委联合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市经济信息委、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合作社,七部门协同联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以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为重点对象,严把农资市场准入关,督促农资经营市场主体认真落实主体责任;联合严打种子套牌侵权、农药非法添加、肥料虚标含量及劣质地膜产销等违法行为,严防假劣农资入田下地,全力保证农资产品质量优、供应足、价格稳;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检查区县39个,覆盖率100%,切实筑牢春耕春管质量防线。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