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重庆:成功构建主要地方畜禽品种分子特征库和表型性状评价体系

--

日期: 2025-11-05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近日重庆市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通过系统推进普查、鉴定与研究工作我市成功构建主要地方畜禽品种分子特征库和表型性状评价体系率先完成多个特色品种高质量参考基因组组装为西南地区畜禽种业振兴提供“重庆方案”。

重庆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畜禽遗传资源富集区,拥有荣昌猪、城口山地鸡、四川白鹅、酉州乌羊、涪陵水牛等21个特色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在肉质特性、环境适应性和抗病性等方面各具优势。

自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市农业农村委统筹推进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与精准鉴定工作,系统开展地方品种基因型与表型鉴定,深度解析优良性状的遗传机制,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育种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此次工作实现三大核心突破:

突破一

成功构建了重庆地方品种分子特征库,提升地方畜禽品种审定鉴定科技水平。

利用高通量基因组检测技术和国产测序设备,对我市畜禽地方品种进行特异性SNP标记和基因组序列筛选鉴定,系统挖掘基因组特征区域,构建了具有重庆畜禽品种特色的分子特征库,让畜禽新资源鉴定和新品种审定用上了分子水平判定标尺,为我市畜禽遗传资源安全保护、精准鉴定、开发利用、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撑。

目前,构建了5个猪品种、4个鸡品种、1个鸭品种、1个鹅品种、6个山羊品种、3个牛品种的分子特征库。本年度应用重庆畜禽遗传资源分子特征库对荣昌猪、四川白鹅样品进行了鉴别,准确率达90%以上,大幅度提高了我市畜禽遗传资源鉴定科技水平和工作效率。

突破二

率先实现高质量特色畜禽资源参考基因组组装,服务地方畜禽优异资源基因挖掘。

聚焦地方特色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选取荣昌猪、四川白鹅、酉州乌羊等具有代表性的优良地方品种,采用最新的基因组测序和组装技术,成功构建了荣昌猪、四川白鹅、酉州乌羊等三个具有重庆特色畜禽品种的染色体水平参考基因组,其中,荣昌猪T2T基因组作为首个发布最完整的猪基因组,实现了猪全基因组序列全面解析,标志着重庆市在畜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凭借荣昌猪这份“高清基因组地图”带来的无解析盲区优势,首次清晰揭示了与热适应性相关的遗传奥秘:在GIMAP6基因上游约1 kb处存在一个226 bp的关键缺失。这些高质量参考基因组的完成,为深入解析重庆地方畜禽品种的特色性状遗传机制、挖掘优异基因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将为重庆市畜禽种业创新发展和特色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基因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突破三

初步构建了肉风味品质精准鉴定指标和评价体系,支撑优质肉风味品质鉴定和评价。

围绕重庆地方畜禽优势特色性状,建立了集感官评价与化学分析于一体的肉风味品质测定体系,形成肉品质、产蛋性能等系列评价技术规程。阐明了荣昌猪与合川黑猪的风味特征及其物质基础,并发现miR-193a基因通过促进肌细胞向Ⅰ型肌纤维分化提升肉质风味;揭示了城口山地鸡肉质风味特性及四川白鹅小鹅瘟抗性等优良性状,挖掘出城口山地鸡肉质调控基因ND1、ATP6和鹅抗病基因LTF、ACSL1、CXCL8等;明确了酉州乌羊优良肉品质与富含微量元素、优良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鉴定出其乌皮关键基因ASIP、MC1R,黑山羊产羔基因AMH、STC1、PINK1及水牛高氨基酸基因ACY1、GPT、GOT1,抗逆性基因PUM2等特色基因资源,为地方畜禽育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委将持续推进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型和表型精准鉴定工作:加快完善分子特征库在品种审定和保护中的应用,推进更多特色品种参考基因组组装,制定肉风味品质分级标准,推动“基因资源”向“产业优势”转化,为重庆打造全国畜禽种业创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