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确保建一块、成一块 重庆将聚焦8个重点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效

--

日期: 2025-11-14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11月13日,记者从全市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会议上获悉,为严格落实“一平、两通、三提升”(即田块平整、通水通路;地力、产量、效益提升)基本标准,我市将聚焦8个重点,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效。

高标准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具有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等特征。重庆作为山地丘陵地区,近年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市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698万亩、累计达到1888万亩,建成区亩均增产粮食100斤、节本增效200元。同时,耕地灌溉面积累计达1047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151,农田抗旱防灾能力明显增强。

“成效明显,但仍然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举例说,比如存在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不高、农田水利与高标准农田、农业生产相脱节等问题。

为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效,我市将聚焦以下八个方面重点发力。

尊重农民意愿,抓好选址立项方面,将充分用好“巴渝良田”系统,健全落实“两上两下”选址立项机制。具体而言,将从严把好项目选址关、初步设计关。

以严把初步设计关为例,各区县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初步设计,优先确定有群众支持、产业支撑、基础较好的优质项目,以村为基本单元,开展科学设计,严格评审论证,确保每一项工程设施都管用实用。

立足实用好用,抓好质量控制方面,要全面落实好建设标准、用好数字监管、完善监督制度等,确保建一块、成一块。比如,要综合运用“巴渝良田”遥感影像监控、无人机巡查、移动端现场检查、二维码问题上报等功能,推动项目质量监管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转变,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风险隐患早发现、整改闭环高效运行。

突出长效利用,抓好验收管护方面,要严格执行验收评价标准,对照项目建设内容逐项验收,对达不到竣工验收条件的、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坚决不予验收,以及严格落实参建单位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同时,要坚持先建管护机制再建高标准农田,明确属地管护责任,落实好“所有者管护、收益者参与”的工程管护机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工程质量保险、专业化维护等管护模式。

围绕高产稳产,抓好耕地质量方面,要持续提升土壤有机质、加强土壤酸化治理等,尤其是针对部分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土壤存在“由熟返生”的现象,要统筹用好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绿肥种植等政策,逐年提升地力。(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伟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