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人和、业兴” 重庆大美乡村画卷这样展开
--









第1眼TV-华龙网讯(唐雨)大美乡村建设,是推进全市域整体大美的重要抓手。4月21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本场发布会主题为:大美乡村建设。
发布会上,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拥军介绍,一年来,重庆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穿透式”推动39个村庄建设示范项目落地见效,切实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加快建设30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我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设计下乡服务等4项经验做法列入住房城乡建设部可复制经验清单、向全国推广,“景美、人和、业兴”的大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绘就乡村新图景,支持发展特色产业。以修缮传统民居、保护历史文化要素、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程,建成酉阳、秀山两个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建设云阳县凤鸣镇黎明村等16个市级示范点,因村制宜发展休闲康养、文旅文创等新业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微改造、精提升,打造大渡口区“金鳌田园”等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52个;市、区(县)共建乡村振兴车间,带动“家门口的就业增收”。
——筑牢农房安全防线,支持建设农村“好房子”。建立施工安全巡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有序推进切坡建房边坡隐患整治,推行带图审批、照图施工,以及选址踏勘、定点放线、基坑基槽验收、分层承重构建完工、竣工验收“五到场”等管理制度,发布《重庆市新建农房施工技术导则》,全面提升用地、规划、建设、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水平。设立设计下乡工作室38个,培育乡村建设工匠1.4万余名,为农房建设提供免费设计服务和技术支持,引导群众建设具有巴渝特色的现代宜居农房。
——盘活利用闲置空间,支持城镇承载力提升。围绕“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管理有效”的目标,实施场镇提质改造行动,持续深化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完善场镇功能,改善城镇面貌。盘活闲置空间,利用闲置地、荒地等碎片空间,建设综合广场、口袋公园、休闲步道等,不断满足群众生活休闲需求。盘活老街区、老厂房、老院子,举办特色民俗、非遗传习活动,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彰显地域文化魅力。一年来,全市实施场镇改造提升项目102个,建设美丽宜居示范乡镇30个。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区县,按照“镇村联动、串珠成链、集中连片”的思路,纵深推进大美乡村建设,重点抓好4件实事。即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巴渝新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壮大特色产业,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持续改造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加快农房安全隐患整治,开展装配式农房建设试点,推动“渝悦·农房智管”应用贯通实战,进一步筑牢农房安全防线;开展美丽城镇建设,实施场镇更新,进一步推动小城镇环境提升、功能提档、品质提级、治理提效;实施万名乡村工程技术人才培育工程,加强乡村建设工匠、乡村建设管理人员培训,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