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田园千重浪,稻穗飘香迎丰年。
2023年8月25日,在江津区广袤的农田里,随处可见收稻谷的繁忙景象。在白沙镇土地村贺硒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稻田内,水稻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金光,风吹过田野间,金黄色的稻穗随之舞动。
奇特的是,田间并不见弯腰忙碌的农民。不远处,一台台山地收割机正穿梭田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响起,仅十几分钟,一块稻田就被收割干净。
重庆大农村、大山区并存,山地丘陵是主要的地形地貌特征,这一点在江津体现得尤为明显,这里丘陵占78.2%,低、中山占21.8%。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区,却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202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9.7亿元、位列全市第一。
江津是如何做到的?
农机宜地化
丰收时节“铁牛”忙。8月25日,在石蟆镇感益村的稻田里,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有的村民正将装满稻谷的粮袋搬运上车,有的则开着三轮车将粮袋运回家中,个个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今年种了七八亩地,准备全部采用机收,每亩大概能产1000多斤稻谷。”村民杨光全说,机械化收割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幅节约了成本。
据了解,今年江津共种植水稻66万亩,计划投入1000余台收割机参与收割,水稻机收面积预计超64万亩,水稻机收率达到97%。
在位于江津珞璜临港产业城的威马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轰鸣的机械声不绝于耳。该公司生产的山地丘陵农业机械被广泛用于山地丘陵农作物的耕、管、收各环节,产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1年,江津开始探索无人机飞播技术。该技术不仅能提高土壤墒情适应性、降低气候环境影响,还提高了播种效率与播种质量。
“我一个人操作无人机,通过飞播技术,一天可以播种100多亩油菜。”江津区诚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无人机飞手邱俊说,自从学会了操作无人机进行播种、植保、施肥等工作,现在只需要两三个人配合,就能完成以前几十个农民做的事。
6月29日,2023年度重庆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公布,“江津区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榜上有名。
截至目前,江津已拥有威马农机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亿元以上规模的农机企业。特别是在微耕机领域,江津已形成年产量超50万台的规模,约占全市微耕机总产量的25%,约占全国微耕机总量的16.7%,出口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土地宜机化
“馒头山、巴掌田、鸡窝地”是重庆耕地条件最典型的特征,在江津也是如此。而推动农田宜机化改造,就是因地制宜对地块实施“小并大”“短变长”“弯变直”和互联互通,让中大型农机能够进入作业,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和产出效益。
3月9日,石蟆镇转龙村,伴随着“轰隆隆”机器轰鸣声,两台小型农机沿着简易机耕道在田间穿梭自如,引来不少村民围观。
“这个不错,好省力哟!”大家边看边讨论,还有心动的村民直接记下了农机的购买联系方式。
这是一场丘陵山区适度规模(户作)机械化生产的现场研讨会。研讨的主题是探索创建以“机地协同”“多户联合”为核心的“户作机械化”生产模式。
在该模式下,转龙村通过将多个相邻农户耕地集中成片,在不改动原有地块大小、不破坏原始地貌、不打破原有边界的基础上,依托现有路网,修建了1.5米宽的非硬化简易机耕道、下田坡道,实现机耕道与地块、地块与地块之间的互联互通,确保30匹左右马力的中小型农机装备可自由进出,进行生产作业。
“通过试验测算,该模式改造成本为每亩500元左右,仅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约10%。”江津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户可以通过与周边村民搭伙修路、购买使用农机等方式,均摊成本,快速实现机械化作业。
“这个模式的关键在于简易机耕道的建设,中小型农机下田的路打通后,农户即使自己负担不起农机的购买费用,也可通过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减轻劳作强度。”市农业农村委农业机械化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探索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渡期、农田整治难度较大的地区,让更多农户享受到现代实用农机的便利,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近年来,江津区通过多种手段推进土地宜机化改造。”江津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高标准农田改大、改水、改路、改土、机械化“四改一化”建设,目前全区已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80万亩,实施土地宜机化改造约12万亩,预计到2027年,全区将建成高标准农田93万亩。
服务社会化
“参加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让你坐在家里收稻谷……”在嘉平镇月沱村,村民刘少华正向周围的人讲解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好处。
此时,在刘少华的一旁,技术员正熟练地操作着水稻收割机。看着如此方便高效的收割过程,周围群众迫不及待地登记报名,期待收割机能开到自家稻田里。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2年初。彼时,嘉平镇铜鼓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程昌海正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发愁:村里地块小道路窄、农户不懂机械操作,如何提升耕作效率?
在嘉平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协助下,铜鼓村申报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建设项目,结合地域实际、经多方比对,最终选择了该款水稻收割机。
“由专业合作社聘请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机械化耕作,农户仅负责锄草等杂活,入股农户在获得土地入股分红的同时,还可通过劳作挣得务工补贴,这样不仅留住了农民,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程昌海介绍,使用收割机能为种粮大户节约每亩20元以上的收割成本,每年还能为铜鼓村村集体经济增加2万多元的租赁收入。
“当前,江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针对粮油和经济作物提供耕、种、管、收、烘干等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够有效解决人工作业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江津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江永刚介绍,为加强统筹协调,2022年4月,江津区成立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村(社区)采取“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实施、农户参与”的模式,搭建服务平台,以党建引领助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
“目前,全区共有社会化服务组织174家,较2021年底新增108家;2022年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4.4万亩。”江津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江津计划每年培育农机操作与维修技能人才200人,并在今年内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5万亩,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
江津区白沙镇河口村,两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
江津黄庄现代粮油科技示范园区,收割机正在开展丘陵山区油菜分段式收获作业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