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国各地由南向北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春耕备耕景象。农机是春耕生产的主力军,也是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日前,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了解到,今春,全国将有2300多万台(套)拖拉机、耕整地机具、播种机和水稻育插秧等农机装备投入生产作业,全国各地农机系统紧抓机具装备、机手队伍、作业组织,加强农机作业服务保障,全力护航春耕,为全年粮食丰收开好局、起好步打基础、增底气。
推广先进农机 赋能春耕春种
耕作是一年农业生产的关键阶段。今年3月,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种粮大户焦魁驾驶着拖拉机旋耕土地。他一脸骄傲地说:“再也别说我旋耕得不直了,自从安装北斗导航,现在特别直,种田也变得轻松,你只管踩油门,剩下的交给导航就行!”
今年春耕,一大批智能化、绿色化的农机装备陆续投入生产一线,展现其强大动能。超过200万台农机安装北斗终端系统,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河北、黑龙江等地近几年用上了高性能精量播种机;240马力、32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在北大荒投入使用;15万多架植保无人机让植保高效又轻松……
在吉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区域,专家正在开展免耕播种机检修。“要重点检修排种机构,检查单体四连杆机构,还要清理排肥器槽轮里剩余肥料及检查排肥器是否有损坏……”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常务副秘书长、研究员李社潮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高质量播种是粮食丰收的基础。近些年,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引导各地加快高性能播种机推广应用,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有效提升机播质量。
早在去年,四川、重庆等丘陵山区玉米种植已经用上由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玉米精量播种机,成功解决丘陵山地机播深度不一、掉种、漏播等问题。但是在四川省渠县,由于当地的土壤黏性更大,开沟部件、种肥管就容易堵塞。“我们专门研制了新一代减粘脱附入土部件,今春正好派上用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丽说。
今年,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将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开辟急需适用农机鉴定“绿色通道”,支持部分省份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对高性能播种机等大面积单产提升机具优机优补,加快推动先进农机应用于生产一线。
培育农机工匠 扎根田间地头
农机手的业务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着农机装备作业质量和效率。在春耕的赛道上,各地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比武,一大批农机工匠在田野间大显身手。
罗继刚是河南省罗山县东日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一名农机手。与农机打交道14年的他,操作农机已经非常娴熟。“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等农机具全部会操作。”罗继刚说。
近年来,我国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行业培训、比武等方式,提升农机手能力。但是,新时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使得农机手的能力也必须与时俱进。
“近几年的新款无人驾驶农机就有一定学问了,好在政府每年在春耕、‘三夏’重要时节都有培训。”罗继刚说。
今年33岁的王灿军是江苏省胥老三家庭农场的一名管理者,也是一名农机手。他认为,农机手的入门门槛不高,简单开没问题,但是技术顶尖的农机手还是比较缺的,需要慢慢培养。
农机手是一份时节性较强的职业,如何让农机手“留得住、愿意干”,是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
王灿军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家公司项目经理,后来却选择来到家庭农场,针对农机手这份职业,他说:“农场短期的农机手多,长期的少,短期的大部分技术不太好,但长期农机手成本又太高。其实,大多数农机手还是愿意做长期的,管吃住,收入有保障,短期的除了农忙季,还需要出去找零工。”同时,他认为,大型农场需要一些管理加技术的人员加入进来,用管理项目的思维去做农业。
今年,农业农村部将大力推进实施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以大面积单产提升所需适用的重要机械化技术为重点,开展实操实训和作业演练。同时加强对农机手的培育激励措施,建设有人干、愿意干、干得好的农机手队伍。
建强农机组织 服务平急生产
眼下,重庆陶义农机股份合作社的200多台农机,正在重庆、四川等地帮助农户开展耕地和育秧。“我们通过半托管或全托管的方式,在耕、种、管、收不同环节,服务各地的农户。”该合作社理事长李刚表示。
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是春耕生产的重要力量。截至2022年底,全国农机服务组织达到19.6万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7.8万个。
近年来,干旱、洪灾等极端天气频现,农机成为应急救灾的主力军。全国各地依托农机组织等积极组建常态化的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在应急抢收烘干、农田积水抢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省昆山市下辖11个区镇,组建起11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中队。
“服务队‘平急两用’,平常发挥好生产主力军作用,关键时刻拉得出来、冲得上去、管得了用。”昆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陈丽峰说。
去年以来,各地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能力,依托实力较强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培育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并选择其中救灾能力突出的进一步建成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浙江省按照省级、区域和站点三类推进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1300多家,其中省级和区域性的有280多家。
“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是核心的‘1’,在此基础上拓展集中育秧、烘干加工、农资服务、秸秆处理、农技服务、冷藏保鲜等多种功能形成‘1+X’模式,省级至少要‘1+6’个功能、辐射10公里(覆盖2个乡镇以上),区域性至少要‘1+3’个功能、辐射5公里,丘陵山区、海岛县根据实际可适当降低标准。”浙江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农机化发展处处长贾永义介绍。
截至今年3月,全国已经建成省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2650多个,今年各地将在此基础上配强救灾机具装备,建强作业服务队伍,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农业生产和应急救灾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集合多方力量 加强服务保障
农机顺利作业,其背后的供需对接、维修加油、上路通行、天气预报等服务保障也必须跟得上,这需要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共同保障。
各地加强部门协作形成了有效合力。安徽等地农业农村部门与气象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及时推送天气信息。江苏省农业农村部门和石油石化协调,落实优先加油、优惠供应、优质服务、免费办理“三优一免”服务措施。
及时做好农机维修保养,对抢抓农时十分重要。据统计,我国现有农机维修厂、维修点14万多个,农机维修人员28万多人。此外,地方上的汽修门店也能够为农机维修提供服务保障。
一些大型的合作社有专门的农机维修服务人员。李刚最早就是做农机维修起家的,如今,合作社200多台农机设备都在合作社内维修保养。也有一些合作社,考虑到用工成本,通过经销商或专门的维修点做维修保养。河南省罗山县农机中心探索建立了农机维修服务队,组织依托本地农机经销企业建立12支农机维修服务队,每支队伍由党员带队,覆盖相对集中的2-3个乡镇。有需求直接反映在微信群里,马上就调度维修队提供上门维修服务。
“今年,各地各级农机部门提前准备适用机具、组织作业队伍、强化技术支撑,确保机具机手以良好状态投入生产作业,同时继续加强与气象、交通运输、工信、石油石化等部门单位协作,切实做好气象预报预警、道路保通保畅、用油保供优惠等具体工作,确保农机作业顺畅高效开展,为全年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机械化支撑。”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相关人员表示。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