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产业提质、农民增收……“农机三化”绘就合川好“丰”景!
近年来,合川区紧扣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的战略性任务,大力实施“农机三化”——农业生产农机宜地化、土地宜机化、服务社会化,厚植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实施耕、种、收社会化服务6万亩,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8.25万亩。
▲双槐镇组织农机有序收割稻谷 通讯员 周克春 摄
农业社会化服务
绘就稳产增收好“丰”景
金秋九月,正是丰收好时节。双槐镇龙狮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轰鸣的收割机、洋溢着笑容的村民,共同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稳产增收的好“丰”景。当地种植大户表示,农业社会化服务从作物耕种、管护、收获,提供了全流程、多样化的服务,生产方式由传统方式向机械化转变,作业效率、亩均收益更高,也让村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解放了出来。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方面,通过已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延长农机使用寿命、降低农机作业成本、适应产业发展、农机应用需要。以专业化、规模化、高效率的社会化服务带动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服务主体在农资、农技、农机等方面的规模化供给,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投入。同时,通过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可从品种选择、品质控制、品牌打造方面提高农产品价值,促进产业增效。
▲金秋九月,收割机穿梭田间采收水稻 龙凤镇供图
带动农民增收方面,以我区主要开展的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为例,传统种植耕种收防环节人工成本500元/亩,社会化服务耕种收防环节市场指导价格为345元/亩,可节约人力成本150元/亩以上。农药、化肥用量每亩减少10%和17%,可节约投入成本60元/亩以上,通过良种、良法、良机的技术集成,亩产可增收300元以上,平均节本增收至少500元/亩。
产业链条完整度方面,“农机三化”覆盖了农业一、二、三产业,是农业生产全链条的一个缩影。包含了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机研发、农业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推广等科技创新,农机操作、维修等新农人培养,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形成一张有辨识度的名片。
“农机三化”
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动能
乡村振兴,科技先行。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区内能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本地农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使得本地农业生产效率更高。
▲隆兴镇玉河村,农机助秋收 通讯员 周利 摄
在位于隆兴镇的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内,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一架架无人机正准备进行追肥作业。在技术人员的熟练操作下,无人机迅速启动升空,按照设定的飞行路线在田里低空飞行实施精准施肥。该基地通过全程社会化服务,统一选用优质品种,集成应用水稻机插秧增密高产栽培、“专用肥+机械深施+无人机追肥”高效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路径,实现单产660公斤/亩以上。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不仅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可利用先进生产工具、技术和方法为经营主体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机耕机收等现代化服务,从而提升粮食品质和产量。
上述个案,只是我区以“农机三化”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翅膀,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的一个工作缩影。农机宜地化方面,目前全区共有农机生产企业9家,年产值约5.72亿元,其生产的农业机械被广泛用于农作物的耕、种、收各环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18年的52.9%增长到2023年的62.6%,推广使用性强、适宜丘陵山地作业农机38494台。土地宜机化方面,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92.24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62.62%,使撂荒地变良田良土,增加种粮面积、提高农机使用效率、适应产业发展。服务社会化方面,全区共有社会化服务组织176家,每年可开展耕、种、收社会化服务8万亩以上,统防统治服务20万亩以上,服务收入达4300万元。
合川区将围绕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这一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机三化”应用成果,构建“1+5+24+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