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周勇研究员赴渝调研指导 科技赋能重庆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4月29日,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病毒病防控岗位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周勇研究员在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翟旭亮正高级工程师、李虹研究员、张利平科长相关人员陪同下调研指导巴南区、永川区渔业发展。
聚焦病害防控 把脉产业痛点
调研期间,周勇研究员一行走访了巴南区、永川区多家规模化水产养殖基地,与养殖户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近年来草鱼、鲫鱼等大宗淡水鱼类病害流行趋势,尤其是病毒性疾病的防控难点。周勇研究员在调研中指出:“当前水产养殖业面临养殖密度增加、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必须转变传统防控思路,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现代化疫病防控体系。”
结合调研情况,专家组针对重庆地区常见的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等病害,提出了“以防为主、精准用药”的防控策略,强调通过优化养殖模式、改善水体环境、推广疫苗免疫等技术手段,减少抗生素依赖,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推动用药减量 助力绿色发展
作为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的重要实施区域,重庆的绿色养殖技术推广成效显著。周勇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病原监测和耐药性评估工作,扩大微生态制剂、中草药替代等绿色技术的应用范围,切实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市水产总站副站长、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翟旭亮表示,将充分吸纳专家组建议,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全市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网络;二是加强基层技术人员培训;三是加快推广“生态养殖+精准防控”技术模式,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数字技术助力 构建智慧体系
本次调研还了解重庆市水产养殖主要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数据,对重庆地区病害流行规律进行了科学分析,下一步可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疫病预警系统,提升防控工作的前瞻性和精准性。
此次调研活动为重庆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重庆将持续深化与国家科研团队的合作,加速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疫病防控科供稿】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