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重庆市专家服务团城口水产养殖专家团队在城口县开展多鳞白甲鱼养殖技术指导
--
第六批重庆市专家服务团城口水产养殖专家团队在城口县开展多鳞白甲鱼养殖技术指导
--
多鳞白甲鱼作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类,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价值,其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对城口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7月2日至3日,第六批重庆市专家服务团城口水产养殖专家团队领衔专家、市水产总站体系推广科科长薛洋高级工程师到城口县陈友宏养鱼家庭农场,开展多鳞白甲鱼人工养殖指导服务,专家团成员贺青松、城口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冉晓豪参加。
专家团队全面了解了今年苗种培育情况,详细查看水色、透明度以及水温等水质情况,发现水质调控、苗种养殖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水质调节方面,因水体交换频率较低,水体暴发蓝藻,藻毒素对苗种生长有害导致部分幼鱼死亡,专家团建议安装罗茨鼓风机增加曝气量和水体溶氧,施用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调节水质,改善藻相平衡。在苗种养殖管理方面,专家团队从亲鱼的选择、鱼苗投喂、日常照料等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幼鱼阶段,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达到50%左右,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成鱼阶段,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至 30%,同时增加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和性腺发育;夏季水温变高,适当增加投喂次数,每日投喂 3次,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左右,并根据天气和水温变化灵活调整。在疫病防治方面,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定期对养殖水体、工具和设施进行消毒,等温使用聚维酮碘对病鱼消毒,既能杀灭病原体,又不会对多鳞白甲鱼造成伤害。
此次专家服务团的现场指导服务工作,不仅为陈友宏养鱼家庭农场带来了技术支持,也为城口县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多鳞白甲鱼作为当地特色水产资源,其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将有助于保护这一珍稀物种,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当地渔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在专家团队的持续关注和指导下,城口县的水产养殖产业有望在多鳞白甲鱼人工繁育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渔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体系推广科供稿】
查看病鱼原因并提出处置对策
查看水质情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