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朱成科副教授赴四川彭州鲟鱼养殖基地川渝协同开展技术服务

--

日期:2025-07-30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7月18日,重庆市生态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重庆市水产科技创新联盟专家、西南大学水产学院朱成科副教授一行前往四川彭州鲟鱼养殖基地,深入一线开展水质精准监测、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及养殖技术现场指导工作。

在养殖基地,朱成科副教授团队对多个鲟鱼养殖池的关键水质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进行了系统采样与现场快速测定,全面评估水体环境对冷水鲟鱼生长的影响。同时,专家们细致观察了鲟鱼集群活动、摄食状态及体表特征(如体色、黏液分泌、体表损伤、鳍条完整性、鳃部状况等),详细询问并记录了近期病害发生种类、频率及已采取的防控措施,并对部分异常个体进行了寄生虫检测、发病症状观察与病原菌分离等初步诊断工作。

通过调查与分析,朱成科副教授指出当前养殖体系整体运行稳定,鲟鱼生长态势良好。但也发现部分环节存在优化空间:一是个别养殖单元水体循环效率有待提升,可能影响残饵和粪便及时消解;二是注重高温期细菌性病害的防控。

针对高温期病害频发的问题,朱成科副教授与基地管理及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提出三项关键改进建议:第一,优化循环系统配置:提升生物滤池效率,确保水质净化更彻底、更稳定。第二,强化病害预防体系;三是制定针对高发期(如季节交替)的精细化免疫和生态防控预案,减少化学药物依赖。

朱教授团队通过本次采集的水样与病害样本将尽快进行实验室分析,后续将为基地提供详尽的技术方案,为彭州鲟鱼养殖产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