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重庆市专家服务团在城口县开展多鳞白甲鱼种场建设与水霉病防治技术帮扶
9月28日至29日,重庆市第六批专家服务团薛洋团队赴城口县陈友宏养鱼家庭农场,开展多鳞白甲鱼原种场建设及水霉病防治技术指导,西南大学副教授刁晓明、城口县畜牧中心尹华山、贺青松联合组团开展帮扶工作。
位于山涧溪流旁的陈友宏养鱼家庭农场,依托得天独厚的冷水资源进行多鳞白甲鱼流水养殖。专家团队实地考察了流水鱼池的结构、进水流量与溶氧状况,并结合流水养殖“高密度、高流量”的特点,对多鳞白甲鱼原种场的建设规划提出了针对性方案。要求,原种场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水流动力学与物种习性,对鱼池的形态、坡度及排污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确保在流水环境下既能满足亲本培育与生态养殖需求,又能高效维护水质清洁。
城口县连续30多天持续降雨,导致业主养殖场多鳞白甲鱼一千多尾亲鱼遭受水霉病。专家们到达现场后,查看水温、水质及鱼类吃食情况,捞取病鱼解剖观察发病症状并提取组织样品带回实验室开展药敏试验,通过现场取样观察和实验室药敏试验结果,精准分析了病害成因,并开出了“综合防治处方”。在此基础上,专家们向业主系统讲解了水霉病的发病机理、流行规律,并重点讲解了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一要改善养殖环境,保持水质清新、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二要优化操作管理,在捕捞、运输、分池等操作中避免鱼体受伤,消毒杀菌用品不得跟其他塘口混用,避免交叉感染,减少病原侵入机会。三要科学用药,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水霉病防治药物选择及使用方法,确保精准用药取得效果。
专家团队与农场负责人陈友宏进行了深入座谈,耐心解答了其在日常养殖管理中遇到的各种技术困惑,通过“点对点”的精准服务,有效破解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彰显了科技在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核心力量。【体系推广科供稿】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