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工作动态

冬-夏绿肥周年覆盖助力潼南果园抗旱培肥

--

日期:2025-04-2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我国南方出现季节性干旱问题的频次越来越多,农作物减产风险增加,高效可持续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增持土壤水分、降低地表蒸散和土壤温度、维持土壤有效养分供应水平是高产高效农业生产的关键。全国其他地区的生产实践表明,绿肥种植还田既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还兼具物理降温、隔热效果。

2024年,潼南区于太安镇、龙形镇,设置开展清耕对照、自然生草、冬-绿肥种植还田相关处理的果园冬-夏绿肥周年覆盖田间试验。通过逐月监测试验地各处理地表温、湿度状况,绿肥地上部生物量测产,结果表明,-冬绿肥周年生物量鲜重可达2617~3125公斤/亩(1-a),经原位覆盖或翻压还田,可折合有机碳年均归还量192~210公斤/亩(1-b),年均归还氮磷钾总养分29.2~31.9公斤(N+ P2O5+ K2O/亩(1-c),能有效降低果园生产的有机肥及化肥施用量,节本增收。分析20248—10月及20254月两个连晴(高温)干旱周期的地表温、湿度监测结果发现,相比清耕对照,自然生草、-绿肥种植还田能起到明显的降温隔热及抗旱保墒效果1-d);降温隔热上,自然生草试验地的地表温度降低0~14.3%-绿肥种植试验地降低0~13.4%;抗旱保墒上,自然生草试验地的地表湿度增加-14.9%~48.6%-绿肥种植试验地降低-6.4%~48.6%;在20248—9连晴高温干旱气候下,冬-夏绿肥种植还田试验地的降温保墒效果要比自然生草地块突出1-d)。两地绿肥处理的“以草抑草”监测结果还表明,印度豇豆夏季绿肥、光叶紫花苕冬季绿肥分别可实现超过70%90%的杂草防治效果,年均降低农药喷施2次及以上。

由此可见,绿肥能够通过多途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农作物减产风险,是助力重庆高效可持续农业生产的关键措施,尤其是在果园微生态调控与化肥减量中作用显著。

图1 冬-夏绿肥周年覆盖对潼南果园培肥保墒的影响


图2 我站在潼南区组织开展冬-夏绿肥周年覆盖试验工作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潼南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耕地质量保护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