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农事指导

农事提醒: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滞涝灾害田间技术指导措施

--

日期:2025-07-1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当前正值夏大豆顶土出苗、春大豆开花结荚及春玉米灌浆成熟的关键时期,为强化抗涝技术指导,特制定以下技术指导措施。

  一、及时清沟排水

  降雨过后,要迅速清理田间积水,确保沟渠、涵管、河道等农田排水系统畅通。必要时,可开挖拓宽排水沟或使用抽水泵加快排水进度。

  二、及时补种补苗,做好控旺管理

  6月下旬播种的晚熟夏大豆,若出苗率低于50%,需抢抓晴天间隙及时补种;出苗率在50%~85%的地块,进行断垄补种;出苗率达85%以上的则不予补种,确保每亩有效株数达到7500~9000株。

  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的夏大豆,需做好苗期控高工作。根据不同生育进程,建议在2-3叶期、5叶期、初花期实施控高或控旺,可选用30%多唑甲哌鎓(多效唑含量25%),使用量分别为10克/亩、20克/亩、30克/亩;或选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苗期使用10-20克/亩,初花期使用50克/亩。苗期采用人工电动喷雾,初花期采用无人机喷施(每亩用水量2.5~3升)。

  三、适时收获春玉米

  当前春玉米多数处于灌浆期,大风、洪涝容易倒伏。若茎秆完整倒伏后应及时扶正植株(可将倒伏的植株与邻近的玉米用绳子绑在一起),并清除烂叶、黄叶。若茎秆折断,可回收玉米作青贮饲料。春玉米成熟后,要及时抢收并进行烘干晾晒,避免籽粒霉烂,同时为夏大豆生长留出更充足的空间。

  四、综合防控病虫害

  加强对点蜂缘蜷、豆秆黑潜蝇、红蜘蛛、蚜虫及根腐病、白娟病等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可在大豆分枝期前后结合化学控旺采用杀虫剂、杀菌剂与微肥进行“套餐”式综合防治,如“2.5%高效氯氟氰菊+12%甲维虫睛+10%已哗醇+5%烯效哗+壮多”五合一统防一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