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农事指导

油菜农事指导——重庆市近期油菜播栽及田管技术指导

--

日期:2025-11-24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我市今年油菜播栽季节阴雨天气较常年偏多,土壤湿度较大,导致部分地区油菜播栽推迟。针对这一情况,提出近期晚播晚栽油菜技术措施,具体如下:

一、排渍防涝,优化土壤生长环境

阴雨天气易造成土壤积水、板结,影响油菜根系生长和呼吸。应做到田间围沟、腰沟和厢沟“三沟”相通,以排除积水。根据具体情况,水田围沟和腰沟深度一般为25~30厘米,厢沟为20~25厘米,旱地对应深度一般为20~25厘米和15~20厘米。低洼田块还可在田埂处开挖宽35~40厘米、深40~45厘米的排水口。降雨后应及时检查清理沟内泥土和杂物,确保积水当天排出。待土壤墒情好转后,适时开展中耕松土,破除板结层,同时每亩混合施用4~6公斤尿素和5~10公斤复合肥,以提升油菜根系活力。

二、调整栽播方式,保障群体数量

晚播晚栽油菜冬前生长时间短,个体生长量不足,应通过优化栽播方式弥补群体数量。未播田块可采用开沟旋耕机耕整形成垄厢,厢土表面墒情好转后选择早熟耐迟播油菜品种,播种量比常规播种量增加20%~40%。如要移栽,应优先选用苗龄30~35天、4~5片绿叶、根茎粗大的壮苗,每亩移栽密度1.0万~1.2万株。移栽前一周,每亩苗床增施5公斤磷酸铵和3公斤氯化钾,还可喷施溴氰菊酯,实现带肥带药移栽,加快返青生长。

三、科学肥水管理,提速促苗壮株

阴雨会造成氮钾流失,且晚播晚栽油菜苗期有效积温不足,应提早强化肥水管理。出苗后和5叶期各追施一次速效氮肥,每次每亩施5公斤尿素;越冬前结合中耕培土,对苗小、底肥不足的田块再补施5~7公斤尿素。川渝地区红黄壤易缺硼镁,需搭配施用叶面肥,每亩用50克水溶性硼肥和0.4公斤油菜叶面镁肥喷施。此外,有条件的可于12月中下旬每亩施用1200~15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搭配20~25公斤45%复合肥作腊肥,既能保温防冻,又能为春季生长储备养分。

四、巧用调节剂,增强抗逆能力

晚播晚栽油菜抗寒抗逆性较弱,可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助力壮苗。3~5叶期喷施芸苔素内酯、糖氨基嘌呤等调节剂,寒潮来临前5天再补喷1~2次芸苔素内酯与黄腐酸的复配剂,增强幼苗抗寒、抗逆能力。若部分田块油菜出现旺长趋势,可在5叶期每亩喷施5%烯效唑40克或15%多效唑50克,防止出现高脚苗。若12月中下旬出现早苔,可及时摘除顶端1~2厘米,随后每亩追施3~5公斤尿素,避免养分过早消耗。

五、及时防控病虫草害,减少生长损耗

阴雨天气,土壤湿度较大,易发生病虫草害,需按照“治早治小”原则尽早防治。除草方面,播种后3天内用精异丙甲草胺等药剂封闭除草(按说明书施用),效果不佳的田块,可在日均气温高于5℃时,用精喹禾灵搭配草除灵选择性防除。防病方面,5叶期喷施乙蒜素、代森锰锌等防治霜霉病。治虫方面,用噻虫嗪、吡虫啉等防治蚜虫,用溴氰菊酯防治菜青虫。除草剂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均按说明书操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