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

农村沼气 治本攻坚 梁平动起来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11-27
字体:

重庆市梁平区通过台账建设、隐患排查、安全处置、宣传培训四大抓手,推动沼气安全管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全面提升农村沼气安全管理水平。

一、台账建设:构建“双台账+三动态”精准管理体系

建立“存量+隐患”双台账机制。梁平区按“正常使用、闲置停用、废弃待报废”分类登记,实现“一池一档、一村一册、一镇一库”。隐患台账按照“发现—登记—整改—验收—销号”实行闭环管理。构建动态更新机制。农户(业主)每月自查2次,村社每季度全覆盖排查1次,乡镇每季度抽查设施不少于30%。排查数据管理纳入乡镇年度考核,隐患台账通过“渝快政”平台季度在线填报,实现“一次录入、多级共享”。

二、隐患排查:实施“四率百分百+清单图谱化”刚性督查

落实“四个100%”硬指标。梁平区将“责任书签订率、设施巡查覆盖率、安全警示牌设立率、安全制度上墙率”四项100%作为乡镇(街道)考核目标底线。截至目前,除部分农户外出务工外,已落实户用沼气安全承诺书签订率达98.3%、59处工程类全部签订,沼气设施巡查实现全覆盖,安全警示牌实现应设尽设,安全制度全部上墙。创新“清单图谱化”排查模式。构建“区级抽查、乡镇排查、村社和业主自查”三级体系,按照33项工程隐患清单和20项户用自查清单进一步细化,制作“检查内容—存在问题—整改时限”表格,让一线人员“看图识险、照单整改”,极大降低专业门槛。

三、安全处置:探索“分类施策+试点先行”治本路径

严格“封、改、拆”分类管理。分类处置沼气设施,对闲置设施实行封闭并张贴警示、每季度巡检1次;对具备条件改造为化粪池或储液池的,实行功能转换;对废弃设施按“抽空—清洗—拆除—回填”四步法专业处置并给予补助。推行“试点村+三步走”策略。采取“科学试点—扩大范围—全区推广”三步走,在聚奎镇、袁驿镇5个村进行试点,每户给予适当补助,推动农户从“要我拆”转向“我要拆”。

四、宣传培训:打造“线上融合线下+入户直达人心”宣教格局

构建“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开设“梁平沼气安全大讲堂”微信群,发布短视频8条、图文10篇;制作方言版《沼气安全“十不准”》顺口溜,老年群体接受度提升60%;在国庆、春节等重要节点,推送安全提醒短信1.2万条,实现“关键时刻有提醒”。开展“五进”活动全覆盖。积极深入田间地头、敲门入户,印发资料7500份,组织现场咨询30场,把“政策送到手、知识记在心”。“手把手”实操培训安全应急装备使用500余人次,在福禄镇设置“演示池”模拟救援,让农户“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