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防病虫、提单产 重庆市第四届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农作物植保员)决赛举行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冯珊)“比赛开始!”裁判一声令下,参赛选手手持操作盘,快速来到稻田间,弯腰连续拍打稻丛中下部并仔细识别观察。“报告裁判,通过田间操作,发现稻飞虱成虫2只,若虫1只。”7月15日,“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四届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农作物植保员 )决赛在重庆市江津区举行。60名选手同台竞技,沉着应答,精准操作,充分体现了我市农作物植保员的素质能力。
据了解,本次赛事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总工会联合主办,重庆市种子站(市植物保护站)承办。赛事旨在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作物植保员职业技能水平,强化农业科技人才支撑,为“防病虫、提单产”与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赛事内容上设置了理论知识考核与技能实作项目。理论环节重点考察选手对重庆主要农作物及特色经济作物病虫害识别、粮油作物综合防控技术等核心知识的掌握,覆盖从病虫害发生规律到绿色防控的全链条理论体系。
技能实作包含农作物病虫害田间测报调查、农药规范配制等实操项目。选手需在田间完成虫情样本采集、数据统计分析。另外,药剂配制环节,则要求选手实现毫克级精准计量,充分体现对 “科学防控、安全用药” 专业能力的实战化要求。
参赛选手余明松来自渝北区农技站,是一名基层农业技术员,他向记者介绍,自己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两年来,这是首次参加这样的大型赛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因此,他也希望通过本次比赛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来自潼南的代颖获得一等奖,来自忠县的王雍和尹常杰获二等奖,三等奖则分别由来自合川的彭俊、来自璧山的武可明,以及来自秀山的选手张铃莉摘得。
另外,根据决赛成绩、组织工作等情况,本次活动还评选出竞赛团体奖4个,分别是忠县植保植检站、潼南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沙坪坝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云阳县植保植检站。重庆市种子站(重庆市植物保护站)、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江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获优秀组织奖。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植物保护工作事关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我市围绕“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大力宣贯“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全面落实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精准施策、一以贯之,有力地应对了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等多种病虫害的威胁,为全市粮食生产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保障供给做出了贡献。本次决赛以赛事为支点,提升植保员“虫口夺粮”的能力,也是对重庆植保技术队伍建设成效的集中展示,为我市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农作物植保员,打造一支高素质植保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