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种子站>业务工作 > 植保植检

《重庆植保》2025年第44期

--

日期:2025-07-2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抓住关键时期,切实做好水稻穗部病害防控工作穗颈瘟、稻曲病是我市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其流行年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当前,我市中低山平坝地区大部分水稻处于抽穗扬花-灌浆期,高山大部分处于破口抽穗-扬花期,进入穗颈瘟、稻曲病易感生育期。据气象通报,7月21日中西部、东南部部分地区阵雨或雷雨,雨量小到中雨,局地大到暴雨。据气象预报,22-31日,各地多云有分散阵雨或雷雨;未来15-30天,全市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成,较上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各区县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南部偏多1成,其余地区偏少1~2成;与上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多1倍以上。各区县要高度重视,做好水稻穗部重大病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情报,指导发动农民群众及时开展预防工作。(一)当前发生情况。截至7月16日,穗颈瘟在巴南、石柱、合川等地发生,发生面积0.22万亩,同比减78.8%;平均病穗率0.2%,同比减5.1个百分点,巴南局部田块最高病穗率3%。稻曲病未见发生。(二)发生趋势。根据我市水稻品种布局、栽培制度、历年和当前发生情况、天气预报等因素分析,预计穗颈瘟总体发生程度2级,局部3-4级,发生面积60万亩左右稻曲病发生程度为1-2级,在局部稻区存在重发风险,发生面积10万亩左右。(三)防治建议。各地要高度重视,谨防穗颈瘟、稻曲病在感病品种种植区、老病区及前期叶瘟发生重的地块蔓延流行。重点要抓住水稻破口初期-抽穗期预防;若抽穗扬花期遇雨,须在齐穗期再防一次。一是穗颈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药预防,气候适宜病害流行时,间隔7天第2次施药。可选用嘧菌酯、三环唑、丙硫唑、肟菌·戊唑醇、春雷·三环唑等药剂。二是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7-10天施药预防,可选用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咪铜·氟环唑等药剂,如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