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庆种子站>综合发布 > 其他

谁是最好的庄稼“医生”?全市60名植保员田间决胜负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7-17
字体:

    7月15至16日,我市“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四届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农作物植保员)决赛在江津区石门镇玉林村举行,60名植保员现场为稻田“看病”,一较高下。

    时下,玉林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水稻已进入抽穗扬花期,成熟在即。当裁判宣布比赛开始,选手们就麻利地脱下鞋袜,拿着调查工具白搪瓷盘,赤脚钻入稻田中。

    只见他们先用水将瓷盘沾湿,轻轻将盘子插入稻行,贴近稻丛底部,再拍击稻丛,一个个虫子就落入瓷盘。仔细辨认后,向裁判报告稻飞虱种类、数量等调查结果。

    “这套流程有很多关键动作,如果做不到位,就会影响调查结果。”裁判员、市农科院水稻所所长姚雄一边仔细观察着选手的每一个动作,一边在评分表上写上相应分数。

    这样紧张的现场比拼,让来自涪陵区植保植检站的植保员程石直言:“这项工作虽然平时都在做,但比赛仍然紧张,而且日常工作中动作确实有不规范的地方,这次比赛也就是要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水平,很有意义。”

    除了田间比拼,赛事期间,选手们还参加了理论知识及农药规范配制考核,检验其对主要农作物及特色经济作物病虫害识别、粮油作物综合防控技术等核心知识以及药剂配制毫克级精准计量的掌握与实操水平。

    经过两天比拼,最终来自潼南的代颖获得一等奖,忠县的王雍、尹常杰获得二等奖,合川彭俊、璧山武可明、秀山张玲莉获得三等奖。

    “这次赛事既是全市植保战线职业技能水平的集体亮相,又是一场植保技术大练兵,对提升植保队伍水平很有意义。”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对植保从业人员病虫害防控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市农业农村委、市人社局、市总工会联合主办该竞赛,旨在提升植保员“虫口夺粮”的能力,筑牢粮食安全线。

    据了解,该赛事在全国具有创新示范意义,得到农业农村部的肯定。比赛当天,也吸引了周边省市农业部门前来观摩。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