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发挥驱动引领作用 以信息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1-09
【
字体:
大中小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推动网络信息技术加快发展,不断提升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传统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信息化与新质生产力表现出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信息化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适应和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以信息化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第一,以信息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机遇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快速发展时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加速,科技竞争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焦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生产方式、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催生出全新的生产力质态。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机遇,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信息化发展,提升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生态水平,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第二,以信息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形成,正在加速我国经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转变,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深度赋能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要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数据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物质基础。第三,以信息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信息惠民为民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前,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是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新质生产力是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信息惠民为民,推动以人为本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全民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网络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和融合应用将全方位塑造新质生产力,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第一,信息化发展加快技术革命性突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内生动力。新质生产力的“新”源自技术创新突破,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信息化发展通过重构和优化技术创新方式,加快系统创新和智能引领的重大变革,强化创新协同效应,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进技术创新向更大规模、更高效率、更强协同的新范式演进。信息化发展加快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实现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降低知识、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集成、分发、流动的边际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向更高效率演进。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新兴技术的交叉融合、迭代创新持续活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源泉。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鸿蒙装机超7亿台,欧拉服务器操作系统装机超610万台,龙蜥操作系统装机超600万台。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取得显著进展,活跃用户数达8.13亿,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超过60%。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从研发环节到应用落地。我国区块链技术体系不断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取得积极成效,完成首批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建设,在重点地区以及实体经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金融科技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典型应用。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达40.6万件,近五年年均增速达21%。操作系统、基础软件、超算、人工智能、工业软件、RISC-V等领域开源社区持续壮大。第二,信息化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各类先进生产要素的高效集聚,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是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驱动力。当前,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仍不健全,要素供给质量不高、流通机制不畅、应用潜力释放不够等问题依然比较明显。信息化通过数据提高劳动、资本、人力等其他生产要素的组合替代能力和有效产能,在传统要素的基础上,为企业扩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同时,信息化能够减少生产要素配置摩擦,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泛在互联、弹性供给、高效分配,有力提升全要素优化组合水平,实现创新能力变革驱动效率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取得显著进展,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土地、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在信息化手段的助力下,实现更加高效、精准、科学的管理与运营,进入配置效率更高的行业与领域。以劳动要素为例,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稳步提升,六成以上公民具备初级及以上数字素养与技能,其中,16.26%的成年人和12.55%的未成年人具备高级数字素养与技能。数据要素发挥更大作用,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泽字节),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5%。第三,信息化发展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新动能。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产业持续迭代升级是生产力跃迁、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经过长期发展,我国传统产业在规模体量、结构体系、技术水平、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通过赋能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系统改造,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契机,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持续深化,赋能效应更加凸显,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数字产业稳步增长,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1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0%左右。软件业务收入1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过27.6%。国家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工业企业达18.3万家,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2.9%、80.1%。服务业数字化成为扩内需促消费重要力量,2024年1~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2.4万亿元,增长8.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3万亿元,增长8.3%。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提速增效,累计建设246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双化协同综合试点扎实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坚持统筹谋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全面推进信息化领域改革,以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支撑和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向新质生产力跃升的内在驱动。要把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统筹推进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布局,加快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深化人工智能算法等基础理论研究,推动自主可控算力芯片、算法框架研发、大模型能力评估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中文语料库,引导和促进大模型能力提升。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支持开源社区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序、开放的创新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底座。要秉持适度超前、共建共享原则,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统筹推动5G-A发展应用,推进6G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加快星地融合技术攻关。深化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深入实施重点城市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动,加快IPv6单栈演进步伐。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强化应用场景牵引,推动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应用,推进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提升智能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业创新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地。要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健全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的体制机制。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发展,提前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纵深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动通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方式创新就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而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本质。要大力推广数字化绿色化生产方式,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加快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科技企业绿色创新,数字赋能行业绿色转型,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全面普及数字化绿色化生活方式,推进公共出行、绿色消费的广泛应用。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推动社会低碳管理高效化、生态环境治理精细化、居民生活绿色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体制机制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保障。要强化制度规则创新,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加快完善信息化领域规则体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新时代电子政务发展,加强数字技术在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政务服务场景中的应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开展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强化网信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有能力的网信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持续优化数字营商环境,促进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畅通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数据、技术、资本、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