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以“巴渝和美乡村”建设为依托的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我区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迅速发展壮大,涌现大量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其中,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受限空间也随之不断涌现、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八大类:农村沼气设施;畜禽养殖场的沼气池、贮粪池、无害化处理池、有机肥发酵装置;农产品加工的泡菜池(罐)、发酵池(罐)、环保设施、冷藏库;种植业的有机肥堆沤池、水肥一体化溶解池(罐)、禾谷类烘干设施;畜禽屠宰场的环保设施及冷藏库;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的冷藏库、环保设施以及病死畜禽临时收贮点冷藏设施;农村三格式化粪池;农产品低温(高温)冷藏库。据统计,上述受限空间我区约2000余口。
由于涉农经营主体对受限空间作业风险缺乏系统认知、安全作业措施缺失等,极易发生中毒、窒息、火灾、燃爆、淹溺、机械伤害、高坠、冻伤等事故灾害;加之,农业产业相对弱势,比较效益不高,安全投入不足,全国、全市范围内涉农主体受限空间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汲取全国、全市涉农经营主体有限空间中毒和窒息、燃爆、淹溺等事故教训,切实解决涉农经营主体对受限空间风险不明、认识不足、底数不清、措施缺失、擅自检维修、责任不落实、一委了之和盲目施救等突出问题,切实提升安全意识、压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受限空间作业行为,严防事故灾害发生,实现风险可管、可防和可控。为此,我区从夯实安全基础、做实能力提升、健全责任体系和完善帮扶机制着手,明确“3434”四条工作路径,启动系统治理涉农主体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工作。
路径一:夯实安全基础,解决风险辨识、风险警示和应急救援“三个”先天条件不足。
一是指导帮助开展风险辨识。通过制定1个工作方案,召开1次专题会议,组织1次全面排查和风险辨识,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和风险台账。
二是指导帮助设置警示标牌。通过分类设计、制作、发放、悬挂警示标志标牌,进一步强化风险提示、风险警示和隔离防范。
三是督促落实应急救援装备。按照分级负责、突出重点和自愿原则,要求区农业农村委和各街镇必须各配1套受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装备。
路径二:做实能力提升,解决风险不知、职责不明、操作不会、应急不懂“四个”素质不高。
一是主动告知。针对不同类型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由区农业农村委统一印制并发放“一封信”“主体责任告知书”“应急处置措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顺口溜”。
二是重点培训。针对涉农重点企业由区级每年1次重点培训;村(居)干部和涉农企业由各街镇每年全覆盖培训。同时,将案例警示、防范措施和网格化职能作为培训重点。
三是多元宣传。通过村村通广播、五进、结对子、小板凳等,多形式、多渠道丰富宣传途径,做实广播宣传、五进教育和示范带动。
路径三:健全责任体系,解决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落实主体、网格和监管“三个”责任。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从严落实管理责任、严格教育培训、
落实作业要求、做足应急准备、加强委外管理和严格事故报告等方面着手,从严督促涉农重点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二是完善网格责任。依托各街镇基层治理“141”体系,针对农村沼气、农村三格式化粪池建立完善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工作方式。特别要发挥村(居)社(组)网格员宣传、警示、检查、制止、报告作用。
三是强化监管责任。从风险研判、风险提示、重点监管和问题反馈上下功夫,强化街镇日常监管和部门重点监管。特别是针对重点企业,严格编制并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有效落实属事属地监管责任。
路径四:完善帮扶机制,健全主体、政府、部门、专家“四方”参与高效治理。
一是自查自改与责令整改。鼓励有条件的农户积极开展事故隐患自查自改;督促指导畜禽屠宰等重点企业严格自查自改;对监督检查发现的无台账、无警示、违反规定作业等重大事故隐患,严格责令整改。
二是责令整改与帮助整改。针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重点企业,严格实施责令整改和闭环管理。针对自身整改确有难度的企业和农户,应坚持便民服务原则,通过预算保障,实施“帮助整改”,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三是逐级报告与派人监护。建立“户-社(组)-村(居)-街镇” 逐级报告和派人监护工作机制。在开展清掏、维修、维护、拆除等作业前,积极推行业主报告,部门、街镇分级派人作业监护。
四是有偿服务与无偿咨询。建立专家服务机制,常态聘请1名专家,参与农业行业受限空间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等;同时,邀请专家进圈入群免费安全技术咨询服务。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