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的微耕机加个斗拉点菜头也违法?”,“微耕机挂斗是非法改装,不仅违法还不安全,微耕机报废政府给补贴”。这是近日涪陵支队在白涛街道开展的“农机普法、农机安全”巡回集中宣传活动现场上执法人员回答群众提问的一幕,这样的场景每月至少在两个辖区乡镇街道的赶场天都会出现。2024年来,涪陵支队开展农机安全领域集中宣传、小板凳院坝会、农机作业现场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农机普法、安全宣传活动6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4000余份,宣教群众4800余人。涪陵支队执着于农业执法宣传为主导,对“谁执法谁普法”原则有着深刻理解:
一、责任和义务
农机安全生产是支队重点执法和普法宣传领域。14000余份宣传资料中有严禁微耕机挂斗、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持证作业这样的法制常识,也有各种农机具安全使用常识。全年31场次集中宣传效果明显:2024年新增持证农机手比同期增加45%,全区农机维修点无微耕机非法改装,主动报废无牌证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6辆,无违规操作农机事故发生。
把常识告诉给群众是涪陵支队的责任和义务。
二、道德和良知
多数人知道农机违法后果,多数人不知道农机违法事故后果。支队通过“小板凳院坝会”向群众讲解发生在身边的农机安全事故前因后果,在作业现场学习市总队“致水稻联合收割机机手的一封信”了解全市机收事故动态,让群众知道农机违法事故肇事者将面临刑事处罚、民事赔偿和巨额罚款的严重后果,让农机主和机手始终绷紧农机安全这根弦。
把后果告诉给群众是涪陵支队的道德和良知。
三、品质和自信
程序正当是农业法治的条件,是支队不遗余力宣传的重要方向。支队走进乡村院坝面对群众以案说法解析执法程序,群众知晓执法人员”不着装、不持证不执法”,“执法必须两人以上执法”,有权提请”行政复议”。支队奉行阳光执法就是要把程序正当的监督方法教给群众,接受监督。
把程序告诉给群众是涪陵支队的品质和自信。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