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持续开展秸秆禁烧安全巡查工作
--
沙坪坝区:持续开展秸秆禁烧安全巡查工作
--
秋收时节将至,农户迎来作物收割关键期,田间积存的大量秸秆成为农事 “副产品”。部分村民为图便利选择就地焚烧处理,此举不仅易因火星扩散引发山林火情,对农村生态安全构成直接威胁,还会产生大量有害烟尘,加剧区域大气污染。为全面落实农事用火防范和秸秆禁烧要求,近日,沙坪坝区整合资源、压实责任,筑牢秸秆禁烧安全防线。
一是建强 “重点巡查 + 联动处置” 机制,织密全域防控网。优化巡查体系,沙坪坝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创新推行 “朝五晚九” 错峰巡查机制,聚焦农事用火高发时段,以 “痕迹倒查 + 现场处置” 双轨模式强化管控,累计勘察火点痕迹 69 起、扑灭火点5起;同步推动区级、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巡查,辖区内歌乐山街道组建覆盖8个村(社区)的 “34名日巡 + 8 名夜巡” 专职队伍,将林缘区 200 米范围列为重点管控区,加密巡查频次,实现火点 “早发现、早处置”,构建全域无死角的巡查防控格局。
二是压实 “镇街 — 村(社区)” 两级责任 + 闭环管理体系,拧紧责任链条。村(社区)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一方面组织网格员、村“两委”干部开展 “分片包干” 工作,通过入户发放安全告知书、面对面讲解农事用火规范等方式,推动政策宣传 “全覆盖”;另一方面建立 “每日巡查、每周通报” 机制,对辖区内农户用火情况动态跟踪,及时劝阻露天秸秆焚烧行为。部分镇街由乡村振兴岗牵头,安排 4 名专职人员每日下沉村(社区)开展巡查督促,对宣传覆盖、巡查记录等工作进行核查指导,形成闭环管理,杜绝责任悬空、工作断档。
三是坚持 “宣教引导 + 严管严罚” 结合,强化行为约束。将宣传教育与执法监管贯穿防控全过程,沙坪坝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结合巡查开展6 起 “以案释法” 宣教,各镇街在开展巡查现场劝导 70 余人次,向农户普及秸秆的再生利用与秸秆焚烧的法律后果。保持执法 “零容忍”,自 2025年7月秸秆禁烧执法事项赋权下放以来,沙坪坝区对 1 起露天秸秆禁烧行为立案查处并罚款 100 元。同时,鼓励农户主动采用秸秆还田、饲料化、燃料化等绿色处理方式规范利用秸秆,积极参与农事用火防控与生态保护,共同维护农村地区绿色生态屏障。
勘查燃烧痕点
对农户进行宣教
夜间扑灭火点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