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长江流域禁捕执法“管理范围大、基层力量弱”的难题,市司法局、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协同发力,以“强基层、提效能”为目标,历时 18 个月完成禁捕区域内非法垂钓行政处罚赋权事项论证、试点验证和制度设计。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5年5月印发的《重庆市赋予乡镇(街道)部分区县级行政执法事项指导清单(2025年)》中,明确将该事项纳入赋权清单。
一是深入调研打好理论基础。2024 年初启动专项调研以来,全市共组建 6 个工作组深入合川、大足、江津等 8 个区县,召开基层执法座谈会 42 场,收集执法难点问题 73 条,形成《禁捕执法赋权可行性研究报告》。在试点探索阶段,选取合川区南津街街道、大足区龙水镇等 5 个镇街开展为期 6 个月的赋权试点,建立“一镇一方案”动态调整机制,累计处置非法垂钓案件 217 起,总结出“网格排查-分级处置-部门联动”三阶段工作法,为全市赋权提供可复制经验。同时,积极推动《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的决定》条款细化,在2025年指导清单中明确赋权事项法律依据、实施流程和责任边界,确保“法无授权不可为”。
二是三级培塑提升执法能力。建立“市级统筹、区县主训、镇街实操“ 三级培训体系,由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编制《垂钓执法实务手册》,围绕禁用钓具识别、证据固定要点、自由裁量标准等核心内容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市司法局开发“执法微课”线上平台,收录典型案例视频32个、法律问答100条,实现执法人员培训覆盖率100%。建立“区镇联动+区域协作”协同机制,区级部门组建巡回指导组,每周下沉镇街开展执法文书规范、应急处置等现场指导,2025 年以来累计解决疑难问题97个。针对新赋权镇街,组织合川、江津等试点单位开展“一对一”带训,通过跟岗执法、案件研讨等方式提升实战能力,累计带训基层执法骨干230余人次,确保赋权事项落地落实。
三是加大投入强化装备保障。市级财政专项投入资金,为涉渔镇街统一配备执法记录仪、无人机、便携式打印机等智能装备 680余套,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建成“长江治渔”监管平台,整合 999 个高清摄像头、AI 智能识别系统,对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实施 24 小时监测,自动预警非法垂钓行为并实时派单至镇街执法终端,处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