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禁捕水域休闲垂钓管理办法(试行)》政策问答
-
是否可以开展团体性垂钓活动?<div class="trs_editor_view TRS_UEDITOR trs_paper_default trs_web"><p style="text-indent: 2em;">在禁捕水域举办团体性垂钓活动是允许的,但必须向举办地所在区县(自治县)渔业主管部门报备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数、使用方法和钓获物种类等事项。</p></div>
-
哪些非法垂钓行为属于我市禁捕决定中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div class="trs_editor_view TRS_UEDITOR trs_paper_default trs_web"><p style="text-indent: 2em;">以下非法垂钓行为,视为情节严重,将按照《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的决定》之规定,予以没收渔具,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p><p style="text-indent: 2em;">(一)3个月内两次及以上有非法垂钓行为的; </p><p style="text-indent: 2em;">(二)在禁钓区、禁钓期进行垂钓的;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三)使用两根鱼竿(鱼线)进行垂钓且留取的钓获物重量或规格不符合规定的; </p><p style="text-indent: 2em;">(四)使用三根及以上鱼竿(鱼线)进行垂钓的;</p><p style="text-indent: 2em;">(五)使用探鱼设备、视频辅助装置等工具进行垂钓的;</p><p style="text-indent: 2em;">(六)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饵料、窝料进行垂钓的;</p><p style="text-indent: 2em;">(七)使用以泥鳅、虾类等水生生物作为饵料进行垂钓的;</p><p style="text-indent: 2em;">(八)使用利用船艇、排筏、其它水上漂浮物等工具进行垂钓的;</p><p style="text-indent: 2em;">(九)留取钓获物总重量超过2.5千克,且拒不放回水体的;</p><p style="text-indent: 2em;">(十)丢弃、分散、隐藏应当立即放回原水体的钓获物的。</p></div>
-
哪些非法垂钓行为可能涉嫌以非法捕捞进行查处?<div class="trs_editor_view TRS_UEDITOR trs_paper_default trs_web"><p style="text-indent: 2em;">使用国家公布的禁用钓具,或者使用泥鳅、虾类等水生生物作为窝料等以垂钓方式进行非法捕捞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p><p style="text-indent: 2em;">违法行为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还要依法承担修复责任、赔偿损失和有关费用。</p></div>
-
如何快速获取垂钓相关规范知识?如何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建立健全垂钓人员实名登记制度?<div class="trs_editor_view TRS_UEDITOR trs_paper_default trs_web"><div style="text-indent: 2em;"><p style="text-indent: 2em;">重庆市休闲垂钓协会已上线“渝钓通”微信公众号和“渝钓通”小程序、“渝钓通”手机应用程序(APP),向广大市民提供政策法规宣传、鱼类品种和禁用钓具识别培训、禁钓区和禁钓期提示等服务,以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和相互监督,协助政府主管部门规范垂钓行为。</p><p style="text-indent: 2em;">垂钓人员请关注“渝钓通”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安装“渝钓通”微信小程序或“渝钓通”手机应用程序(APP),进行实名登记,获取“垂钓码”。农业农村部门应积极引导垂钓人员下载、注册、使用“渝钓通”等信息化服务平台进行实名登记。无智能手机的垂钓人员,可在有关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完成实名注册登记。</p></div></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