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
1、与畜禽养殖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答:在我国境内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工作要遵守的法律主要有四部,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简称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此外,水产养殖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简称渔业法)。
2、《畜牧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畜牧法》。主要内容包括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畜禽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培育和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振兴畜禽种业,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防范公共卫生风险等规定。
农业农村部畜牧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畜牧法》相配套的管理办法、条例、规程等。比如《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优良种畜登记规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3、《动物防疫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最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于 202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涉及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等规定。
农业农村部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动物防疫法》相配套的管理办法、条例、规程等。比如《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乡村兽医管理办法》、《兽药管理条例》、《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各类畜禽产地检疫规程、各类畜禽屠宰检疫规程等。
4、《民法典》与畜禽养殖有关的内容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第七编侵权责任第九章规定了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5、《野生动物保护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目的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涉及野生动物归属,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野生动物管理,法律责任。
全国人大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相配套的管理办法、条例、规程等。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新疆则制定了《新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6、《渔业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渔业法》内容涉及监管部门、养殖业、捕捞业、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等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水、滩涂、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从事养殖和捕捞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等渔业生产活动,都必须遵守本法。
农业农村部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渔业法》相配套的管理办法、条例、规程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渔业行政处罚规定》,《非法捕捞案件涉案物品认(鉴)定和水生生物资源损害评估及修复办法(试行)》,部分水域禁渔通告。
7、人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畜禽”通常包括哪些?
答:畜禽是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范围内的畜禽(含蜂和蚕),不包括用于科学研究、教学、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畜禽。
8、什么人不能饲养畜禽?
答:《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疫病监测、检测、检验检疫、诊疗以及易感染动物的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
9、什么是人畜共患传染病?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人畜共患传染病指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如鼠疫、狂犬病、血吸虫病、包虫病等。
2009年农业部【第1149号】公告,发布原农业部与原卫生部组织制定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具体病种如下。
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大肠杆菌病(O157: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Ⅱ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
饲养动物的人要与动物密切接触,患有人畜共患病的人员如果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容易导致将传染病传染给动物、动物产品,造成交叉传染,导致疫病的广泛传播,必须予以禁止。
10、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直接从事易感染动物的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动物防疫法》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或者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11、饲养动物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动物防疫法》第七条规定: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免疫、消毒、检测、隔离、净化、消灭、无害化处理等动物防疫工作,承担动物防疫相关责任。
12、什么是免疫?
答:免疫是指将人工研制的免疫制剂(疫苗)通过人工接种给动物,使动物产生抵抗某种疫病的抗体的行为。比如,给鸡、鸭、鹅、鸽子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这个活动就是给这些动物实施免疫的行为。
13、什么是消毒?
答:消毒是指人们通过打扫畜舍或养殖场周边环境卫生后,再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的行为。
14、动物疫病检测是什么意思?
答:动物疫病检测是指技术人员专门抽取动物的血液,将这些血液通过专门的试剂和设备进行检验和测试,来判断这些动物是否感染某些疫病或者是否产生抗体。比如,给牛注射口蹄疫疫苗21天以后,会有技术人员在牛脖子上抽取血液,拿去检测,目的是看这个牛是否产生抗口蹄疫抗体,评价免疫效果。再比如,生猪进入屠宰场前必须要做非洲猪瘟抗体检测,目的是确定猪没有感染非洲猪瘟这种病。
15、隔离是什么意思?
答:动物法律法规条文中的“隔离”与人类医学中的“隔离”意思是一样的。可分为传染病隔离和保护性隔离。
传染病隔离,是将处于传染病期的传染病患病动物、可疑患病动物固定在发病地点,暂时避免与其他动物的接触。通过隔离,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环境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会。如发生动物疫病时的疫点和疫区。
保护性隔离,是指将易感动物临时安置在指定的动物制定隔离场所或圈舍中, 等检疫合格后再继续运输或合群的措施。比如,从内地购买的牛、羊等家畜家禽,经甘肃省进入新疆境内后(星星峡),就会到指定的隔离场所进行隔离检疫,牛、羊需要隔离30天,隔离期间动物没有生病,检测合格后,隔离期满,就可以在本辖区范围内继续运输到目的地。
16、 净化和消灭是什么意思?
答:净化和消灭是国际上广泛运用的动物防疫策略,是在预防、控制基础上逐步根除疫病病原的进一步措施,与预防、控制共同构成动物防疫的主要内容,强化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是减少环境病原和死淘畜禽量,降低资源消耗和兽药使用量,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动物疫病净化消灭,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路径,也是动物疫病防控的最终目标。
17、无害化处理是什么意思?
答:无害化处理也可以理解为安全化处理,包括动物的排泄物、或患病动物、病死动物体内的有害病原(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无害化处理。例如,利用专门的设备焚烧处理或掩埋处理,将微生物杀灭。目的是防止有害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动物和人不要被传染。注意,无害化处理的具体方法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