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并举助推“百百千”行动提质增效
重庆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作用、推进人才技术下乡的决策部署,全方位整合、深层次挖掘、高标准保障,扎实推动“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为稳步推进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强劲动力。
一、全方位整合,搭建“双向奔赴”平台
坚持在“精准”上下功夫,打通高校与地方互惠共赢的“直通车”。一是精准“招才引智”。按照“校地共建、深入一线、突出特色、稳妥推进”的原则,广泛宣传动员,调动各方资源,督促引导各地聚焦乡村建设实际需求,围绕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现实工作中亟需支持解决的难题、堵点、重点,与相关高校就引入专项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支持等事项进行深入交流,建立需求台账和结对意向表,为结对共创搭建桥梁。二是精准“上传下派”。在前期充分摸底、广泛发动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开办首届“巴山渝水·美丽村居”设计大赛,储备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和艺术家“三师一家”设计下乡500余名,建立设计下乡工作室37个,为行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统筹参与高校的工作基础、参与热情等进行综合评估,严格标准、优中选强,启动首批7对签约区(县)、签约高校开展试点工作,市内3所、市外1所高校,已与我市达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意向并实现签约,其中涉及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二、深层次挖掘,实现“双向赋能”发展
坚持相互支撑双向赋能,促进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与优化配置。一是促进广域合作。鼓励高校融商汇智,链接高校校友、企业团体、社会资本、创新技术等要素,探索多元主体、多方联动、多措并举的校地合作内容。如四川美术学院与酉阳县花田乡合作,汇聚西南大学、重庆雕塑学会等专家力量,推进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由乡村建设领域延伸至乡村治理、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打造蜂蜜中心、传承工坊、手工作坊、展销中心、美术讲习所、大漆博物馆等具有功能性支撑的七大业态,花田乡先后获评8项国家级品牌。二是促进水平提升。通过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人才与科学研究水平,推动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迈出新步伐、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实现新延展。如西南大学与石柱县合作,以重点产业建设为抓手,开展联合攻关,实施黄连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莼菜提纯复壮及高产栽培技术等研究项目,助力石柱“三色经济”产业形成规模种植、生产加工、产品研发、产品营销及休闲产业、综合服务一体的全产业链,探索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石柱模式”。三是促进成果转化。鼓励地方支持建设具有孵化平台、培训场所、研讨交流作用的签约高校实践基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科技创新成果与地方产业紧密对接、科教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高质量发展新态势。如清华大学、荣昌区联合打造乡村振兴工作站,延续清华“乡村服务实践”主题,长效性开展高校学生时代论坛、“清华微讲堂”等系列活动,支持高校师生团队开展科技创新、实习实训、助农服务等社会实践。
三、高标准保障,探索“长效常效”机制
坚持压实责任、齐抓共管,坚持示范创建、以点带面,推动行动持续稳妥开展。一是做强中枢。重点加大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倾斜力度,各签约区(县)明确1名分管副县长专门协调负责“百百千”行动在县域内的统筹实施,服务区(县)、乡镇、村各明确1人参与高校组建的乡村建设服务队,鼓励高校落实下乡人才待遇保障,完善激励政策,把参与“百百千”行动作为教职工考核评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统筹用好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社会帮扶资金、金融资金等,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签约高校开展陪伴式规划、建设、服务。二是强化调度。市、区(县)乡村振兴、教育部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做实联络、协调、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督促指导签约高校、区(县),协同推动行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并对签约校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市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三是以点带面。鼓励高校依托示范试点基地,不断健全校地合作机制,不断总结可复制、可借鉴的创新模式和典型案例,以点带面推广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探索校地合作长效机制。
我市“百百千”行动刚刚上路,校地合作战略任重道远。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深挖地方潜力资源,用好高校人才、科技、智力优势,找好切入点、找准契合点,不断创新合作共建模式,实现开放合作、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