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培训就业

重庆开展“三攻坚一试点”助力脱贫人口高质量就业

日期:2023-10-07

(一)开展帮扶质量攻坚。一是抓好政策落实。全市加强对跨区域交通补助、职业介绍补贴、企业接纳脱贫人口就业补贴、对企业的税收减免、保险补贴等等政策兑现进行跟踪通报,推动就业帮扶政策落地落实。二是紧盯重点人群。全市加强对返乡回流脱贫劳动力、雨露计划和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三类人群的监测,结合脱贫人口就业意愿,全覆盖开展对接帮扶。三是抓好就业服务。加强对长三角、珠三角、北京和重庆主城区等我市脱贫劳动力主要的就业目的地用工企业的对接联系,听取他们的用工需求,宣传我们的政策,建立劳务协作关系,为脱贫人口做好就业推介服务。

(二)开展兜底质量攻坚。一是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推动脱贫劳动力广泛参与到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中去,积极采用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实施。同时,要尽量简化工作程序,认真做好务工组织、技能培训和酬劳发放。二是大力发展帮扶车间。帮扶车间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非常适合在家带小孩、照顾老人的留守妇女和老年劳动力就业,深受群众欢迎。持续指导各区县加大帮扶车间的开发和扶持力度,同时,加强对现有帮扶车间的监管。三是规范公益性岗位的管理。人力社保、水利、林业、交通等部门持续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作台账,加大跟踪监测和督促力度,推动公益性岗位就业推荐、劳动管理、补贴发放规范化建设。

(三)开展务工质量攻坚。一是开展数据质量提升行动。选优配强村级信息员,让文化层次较高、责任心强的干部来担任,把业务骨干配置到关键岗位上,并相对固定,让他们成为专家。同时,加大实时采集力度和采集频次,及时掌握就业情况,探索建立智能化比对机制,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核查,消除人工核查的误差,坚决防止就业数据数字注水二是深化鲁渝劳务协作。指导各区县要形成常态化、广覆盖的有组织劳务输出渠道,提升劳务供需精准匹配度,增强转移就业稳定性,帮助有外出务工意愿的脱贫人口“应出尽出”。三是转变技能培训模式。推动“先给钱、后培训”的方式转变为“先培训、就业,再给钱”,让培训围绕就业转、“在户籍地开展培训”的方式转变为“在工作地开展培训”,让培训围绕农民工转、“一次培训”的方式转变为“终身培训”,让培训围绕持续提升能力转。

(四)启动劳务品牌试点。一是制定“3+5+7”试点工作方案。既是以北京、山东和重庆主城区3个地区为试点目标市场,南岸区、万州区、云阳县、巫溪县、酉阳县等5个区县主动参与了重庆火锅师傅、巴渝大嫂、万州烤鱼师傅、开州金厨、云阳面工、巫溪烤鱼工、巴渝建工等7个乡村振兴劳务品牌试点。二是创新品牌持有机制。支持公共机构、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劳务品牌建设,解决公用劳务品牌主体缺位的问题,建立开放式培育、建设和使用公用劳务品牌的机制,推动重庆乡村振兴劳务品牌稳定、系统、可持续发展。三是积极开展品牌认证。制定重庆乡村振兴劳务品牌认证规则和使用规则,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等工作,积极支持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参与重庆乡村振兴劳务品牌认证工作。对认证通过的重庆乡村振兴劳务品牌人员统一标识和形象包装,并积极推荐就业。四是强化就业维权服务。制定重庆农民工维权试点方案,依托人力社保系统和司法系统等维权服务点,进一步加大重庆农村劳务维权力度。同时,不断拓展组织功能,逐步为农民工提供政策落实、创业就业辅导、就医就学和安居等民生服务,让我市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力有尊严的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