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巫溪:合力打造“两点一线七园”共绘东西部协作新画卷
2021年以来,泰安巫溪两地围绕“守底线 抓发展 促振兴”,不断推动鲁渝双向协作、全域协作、战略协作。泰安市倾力支持,巫溪县内生发力,山海携手、双向奔赴,合力打造“两点一线七园”的鲁渝合作示范片,共绘东西部协作新画卷。
一、聚力打造鲁渝协作“两个示范村”
2021年7月,通城镇龙池村和红池坝镇茶山村被确定为巫溪县第一批鲁渝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几年,巫溪集中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助力两个村守底线、走在前、做示范。
(一)援助资金倾斜支持。累计在龙池村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329.5万元,支持建设微型啤酒生产线、肉食品加工厂、鲁渝协作帮扶车间、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人居环境整治等,助力龙池村成为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2022年“五一”期间,该村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万元,成为渝东北片区新的热门打卡地。累计在红池坝镇茶山村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282万元,建设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园和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片,成功创建“红池云乡”国家AAA级景区,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同时被重庆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渝中区、巫溪县委组织部、巫溪县委党校确定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
(二)加强人才技术协作。结合通城镇的资源禀赋、发展规划,促成泰安市道朗镇与其结成帮扶对子,组织通城镇赴泰安市实地考察学习、参加乡村振兴论坛,成功牵引鲁商袈蓝(山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就复制泰安市道朗镇经验,为龙池村量身定制《通城镇龙池村乡村振兴策划》。泰安市派驻教师、医生、农技、专业技术人才12名先后到龙池、茶山两地开展教育、医疗、农业技术等方面帮扶。
(三)探索创新合作新模式。经过泰安市和巫溪县文旅、乡村振兴及工会等部门的多次互访调研,以两地气候、自然资源差异为突破口,以山东游客需求为抓手,探索创新出吸引山东职工在巫溪县开展疗休养的模式,选定红池坝镇茶山村为疗休养点,并挂牌“鲁渝扶贫协作职工疗休养基地”。
二、倾力绘制自西向东多产融合“一条主轴线”
以地处巫溪西边的红池坝镇和地处东边的通城镇2个鲁渝协作示范村为起止点,沿途贯穿田坝镇、尖山镇、文峰镇、古路镇、上磺镇、峰灵镇、蒲莲镇、花台乡等10余个乡镇,绘制出一条具有泰安巫溪协作辨识度的多产融合的乡村发展主轴线。
(一)注重产业帮扶。累计投入援助资金12300万元,成功复制山东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经验,助推巫溪发展起肉牛养殖、电子商务、木梳加工、马铃薯、蚕桑、中药材加工、农旅融合、蛋鸡养殖、冬桃、蜜柚、柑橘等规模产业,有效带动沿线18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辐射带动农户受益3万余人。
(二)注重就业帮扶。建成红池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巫溪县幸福制鞋厂、平正鞋业有限公司、巫溪县红池腊鲜食品有限公司、龙凤工艺品有限公司、辉创工艺品有限公司、何航鞋业有限公司、明翼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等8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185人(其中脱贫户67人)。
(三)注重社会事业帮扶。支持建设卫生院2个、养老服务中心3个、失能弱能集中供养中心2个、耕读教育基地1个、家风教训传承馆1个,老百姓受益可达4.7万人。支持残疾人发展微产业,建成“龙凤工艺”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争取到“共享阳光 关爱脑瘫儿童”救助项目,为巫溪50名脑瘫儿童提供人脑立体定向手术。推动党政干部、教育、医疗、农技等技术人才双向挂职锻炼220人,开展业务培训19场次。
三、合力共建鲁渝合作“七个产业园”
自泰安巫溪协作以来,两地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深入加强区域协作,始终把共建产业园区作为两地推动东西部协作工作的重要抓手,先后共建起青脆李、农旅融合、柑橘、马铃薯、畜禽生态养殖、冬桃、中药材等7个产业园。
(一)强化资金投入。先后共投入5751万元用于建设通城镇青脆李产业园,通城镇农旅融合产业园,蒲莲镇、花台乡和凤凰镇蜜柚柑橘产业园,红池坝镇、古路镇、上磺镇蛋鸡畜禽生态养殖产业园,峰灵镇冬桃产业园,凤凰工业园区中药材加工产业园等配套设施项目,群众受益5万余人,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二)强化资源协作。招商引资是产业园区发展的第一要务, 2022年引进山东诸城华清园食品有限公司入驻通城镇农旅融合产业园,引进深圳市小禾苗饮食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入驻畜禽生态养殖产业园,引进重庆坤隆药业有限公司和山东山科酵爵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入驻凤凰工业园区,实际到位投资额2326万余元,吸纳务工就业136人(其中脱贫户65人),通过土地流转等利益联结方式带动403人(其中脱贫户52人)。
(三)强化产销对接。以产品“搭桥”,以市场“联姻”,通过合作供销、市场批销、加工代销、联合促销的“溪物东售”模式,帮助共建园区的巫溪产品在泰安市找到了“好婆家”。 2021年以来,向山东及东部地区销售鸡蛋、中药材、冬桃、蜜柚、柑橘、腊肉等农特产品79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