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三乡人才”百千万工程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巫山县把人才振兴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大力实施百名入乡人才引导工程、千名离乡人才回引工程、万名在乡人才培育工程,不断壮大全县农村人才队伍,助力乡村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实施“百名入乡人才引导”工程
一是创建产业基地入乡。创建脆李、柑橘、核桃、山羊等农业产业基地596个,推动138名农、牧、林专家技能人才,上山下乡、入园到社,“点对点”传、帮、带、扶,提升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稳定经营收益。二是创建专家大院推动人才入乡。组建脆李、柑橘、庙党等9个专家大院(研究中心),精选42名高精专人才,集中攻坚产业技术、科研难题,为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创建市场品牌入乡。创建巫山脆李、巫山恋橙、巫山庙党、百年好核等6个全国知名品牌,吸引80余名电商名家、流量大咖现身代言、直播带货、现场推介,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品牌价值。
二、实施“千名离乡人才回引”工程
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回引。出台《巫山县本土人才管理办法》,高标准落实报酬待遇,按程序吸纳61名创业先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301名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形成“事业引才”格局。二是提供优质项目回引。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和“三社”融合发展,大力发展“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组建产业园、合作社等经济实体518个,吸引603人返乡领办发展项目,形成“项目引才”格局。三是营造优良环境回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零容忍、零放过阻工扰工、强买强卖、强行参运、恶意索要等行为,营造出公平和谐的法治环境。依托县乡村“三级”服务中心,为返乡创业能人提供税费减免、融资贷款、用地扶持,零距离服务、零时间等待、零障碍办理,营造出周到便捷的服务环境,形成“环境引才”格局。
三、实施“万名在乡人才培育”工程
一是做大农业产业。发展脆李30万亩、柑橘20万亩、中药材20万亩、核桃15万亩、烤烟4.6万亩,山羊年出栏35万只,不断扩大在乡人才容量,融合式培育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服务农村的“土专家”“泥秀才”9000余人,实现人才在乡、产业兴旺。二是做强农民收入。立足种植、管护、营销等产业发展全过程,围绕提升产业品质和综合效益,培育农村实用人才9万余人,推动水果、干果等产业亩产值达传统产业5倍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484元,实现人才在乡、稳定致富。三是做靓农村颜值。大力实施农村“五化”工程,绿化村组13万余平方米、整治庭院12万余户、新增农村照明4万余盏、“一池三改”2.8万余户、新建村民文体活动场所1.52万平方米、村主次干道硬化率达100%,农村面子更靓、里子更实,实现人才在乡、安心创业。
四、取得成效
自实施“三乡人才”百千万工程以来,人才对产业振兴的支撑作用不断显现。因地制宜发展“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脆李30万亩、柑橘20万亩、中药材20万亩、核桃15万亩、烤烟4.6万亩,建成脆李国家产业集群1个,建成县级产业基地596个、产业示范园10个。亩产值是传统产业的5倍以上,其中巫山脆李亩产达1.6万元,“巫山脆李”已成功认定“国家地理注册商标”,荣获 “中华名果”称号和全国优质李金奖,巫山县也被授予“中国脆李之乡”称号。截至目前,全县建立脆李、中药材专家大院9个、技能工作室10个、电商主体店470家、脆李电子交易中心1个、农业主创业孵化基地1个,培育神女药业等市级创新团队3个、巫山红叶众创空间、巫山营销众创空间等市级众创空间2家,成功入库市级科技型企业105家和国家级科技型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从种植、管护、加工到销售,全县从事脆李、柑橘、核桃、中药材种植人才6万余人、营销(电商)人才3000余人,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人才1万余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发力,培育了500名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巫峡英才”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巫山建工”“巫山缝纫”“巫山刺绣”“巫山红叶姐”等技能人才素质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价值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