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政策要点

关于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监督政策文件摘录

日期:2021-10-25

1)公益性资产要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经营性资产要明晰产权关系,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资产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管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公益事业等。确权到农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的扶贫资产,依法维护其财产权利,由其自主管理和运营。《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发﹝202030号)

2)扶贫项目资产按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进行管理。经营性资产主要为具有经营性质的产业就业类项目固定资产及权益性资产等,公益性资产主要为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类固定资产等,到户类资产主要为通过财政补助等形式帮助贫困户发展所形成的生物性资产或固定资产等。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使用各级财政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东西部协作、社会捐赠和对口帮扶等投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摸底,分类建立管理台账,重点是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151号)

3)对经营性资产,根据资金来源、受益范围、管理需要等明确权属,尽可能明确到获得收益的个人、村集体经济组织等。难以明确到个人的扶贫项目资产,原则上应明确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范围,并按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求有序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公益性资产,项目建成后应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按照行业相关要求进行确权和管理。到户类资产归农户所有。对属于不动产的,依法办理确权登记。《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151号)

4)对经营性资产,要加强运营管理,完善运营方案,确定运营主体、经营方式和期限,明确运营各方权利义务,做好风险防控。管护经费根据运营方案原则上从经营收益中列支。对公益性资产,要加强后续管护,完善管护标准和规范,由相应的产权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人和管护经费。《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151号)

5)扶贫项目资产收益重点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属于村集体的资产收益,通过设置一定的条件,鼓励采取参加村内项目建设和发展等劳动增收方式进行分配,提取的公积公益金重点用于项目运营管护、村级公益事业等方面。严禁采用简单发钱发物、一分了之的做法进行收益分配。《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151号)

6)属于村集体资产的处置收入应重新安排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151号)

7)衔接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级,强化县级管理责任,县级可统筹安排不超过30%的到县衔接资金,支持非贫困村发展产业、补齐必要的基础设施短板及县级乡村振兴规划相关项目。《关于印发<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119号)

8)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过渡期内项目库建设管理工作原则上按照《关于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810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的通知》(国开办发〔20197号)相关要求执行,项目库建设管理要求总体保持稳定。《关于做好县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管理的通知》(国乡振发〔20213号)

9)建立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提前做好项目储备,严格项目论证入库,衔接资金支持的项目原则上要从项目库选择,村级微小型项目可按照村民民主议事方式直接委托村级组织自建自营。《关于印发<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119号)

10)各省可按照不超过1%的比例从衔接资金中统筹安排项目管理费,由县级使用。项目管理费主要用于项目前期设计、评审、招标、监理以及验收等与项目管理相关的支出。《关于印发<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119号)

11)积极探索农业农村领域有稳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实施路径和机制,筛选并培育适于采取PPP模式的乡村振兴项目,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鼓励社会资本探索通过资产证券化、股权转让等方式,盘活项目存量资产,丰富资本进入退出渠道。《关于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1年)>的通知》(农办计财〔202115号)

12)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脱贫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支持的项目,原则上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中选择。《关于做好县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管理的通知》(国乡振发〔20213号)

13)做好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与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库共建共管共用。《关于做好县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管理的通知》(国乡振发〔20213号)

14)到村到户项目坚持“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对跨区域、规模化的项目,也可由乡镇或行业部门提出,充分征求相关意见并履行公告公示程序后入库。《关于做好县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管理的通知》(国乡振发〔20213号)

15)县级乡村振兴(扶贫)部门对是否属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衔接乡村振兴项目进行审核,重点关注与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等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等情况。对带动能力强、利益联结机制紧密、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资金使用效益高的项目予以优先安排。《关于做好县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管理的通知》(国乡振发〔20213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